探索打造破案攻坚“三大品牌”,创新推出基层治理“三套模式”,落地服务保障“三零举措”......
“夏季行动”以来,陕西省榆林市公安局榆阳分局紧扣打击、防范、服务三项职能定位,以精准化精细化的治理举措回应群众期待,多元协同构建基层治理现代化新格局,谱写善治“新篇章”。辖区治安形势持续向好,刑事、治安发案率分别同比下降34.2%、22.5%,群众安全感与满意度不断提升。
“三大品牌”齐驱,掀起打击犯罪凌厉攻势
“行动!”一声令下,正在回家的盗窃嫌疑人谢某在小区门口被早已守候多时的民警迅速控制。近期,分局巡特警大队在办理一起专门针对老年群体的系列盗窃案件时,面对嫌疑人反侦察能力极强的情况,迅速对接分局“数据赋能中心”,通过联动侦查,循线追踪,在靖边县陆续将嫌疑人刘某、高某、谢某抓获,为群众追回财物2万余元。
分局聚焦民生诉求,紧盯传统“盗抢骗”特别是涉民生类小案,依托数据赋能中心全面汇聚整合内外部专业手段和资源优势,向派出所综合指挥室下放各类技术权限,并对侵财类案件实行分类、串并、精准打击,打造民生小案“快侦快破”品牌。
以“情指行”一体化运行、跨区域警务协作等机制为支撑,充分整合属地党委政府,市局、分局相关警种部门,周边相邻县市区公安机关等各方力量,凝聚案件线索协查、犯罪嫌疑人协捕合力,打造警种部门“合成作战”品牌。
以“打源头、端窝点、斩链条、挖幕后、追赃款”为主线,深挖案源线索,对具备经营规模的案件尽快发起全国、全省集群战役,确保战果颗粒归仓,打造大案要案“集群攻坚”品牌。
行动以来,办理了涉案金额达22万余元的医保诈骗案、“12.20”缅北涉诈专案等一系列大案要案,成功发起2起集群战役、1起全国数据协同。7月27日,分局协同大同市公安局御东分局侦破毕某车内财物被盗案,打掉一个跨区域流窜作案的盗窃团伙。
“三套模式”并举,筑牢基层治理平安根基
“您好,我们是鼓楼派出所,您可能正在遭遇电信诈骗,千万不要再给骗子转账汇款,我们马上到你家……”近期,分局鼓楼派出所综合指挥室接到反诈中心预警后,立即向就近开展入户走访工作的社区民警下发指令,在5分钟内成功找到当事人并启动紧急止付机制,最终保住了尹先生的2万元存款。
“快速反应的背后,得益于主防警务转型和科技赋能的强力支撑。我们将综合指挥室作为派出所治安管控的桥头堡,充分发挥勤务调度、视频巡查、信息支撑等职能,为警情处置工作提供最优情报和应对措施”鼓楼派出所的所长刘雄雄说。
近年来,分局以所长、社区民警“进班子”“两队一室”改革为契机,推出“54321工作法”“伙场警长制”等一系列新举措,充分发动司法行政机关、律师、五级五长、驼城义警等多股力量参与基层治理,探索建立警医、警校、警银快速联动机制,通过“警网联防、警社联动、矛盾联调”三联并施构筑警社共建“同心圆”。
将现代科技与传统手段有机融合,通过“天眼”“雪亮”等工程在重点区域全覆盖加装视频监控。在辖区试点打造智慧乡镇和智慧安防小区。充分利用警用自主巡航无人机等设备,织密“车巡+步巡+视频巡+无人机巡”的“四位一体”立体巡逻网,通过“人防、物防、技防”三防同步织密夏季安全“防护网”。
在社区警务室打造“五治议事小屋”等基层治理阵地。为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推动建立“启德润苗学校”。依托孵化实验室探索搭建“防坠桥风险预警模型”“走失人员查找模型”等系统模型。在黑龙潭庙会等大型群众活动安保期间,充分应用人群热力分析平台,实现动态监测、实时掌握、警力精准部署。通过“德治教化、智治支撑、法治保障”三治融合绘就源头治理“新枫景”。
“三零举措”同抓,打通服务保障“最后一米”
“一个驻村片警、一张警民联系卡、一支笔、一本警务日志、一沓宣传资料和矛盾纠纷调解等工作登记表……把服务送到田间地头,把安全送至千家万户”。这正是分局金鸡滩派出所为辖区群众纾困解难的真实写照。
分局坚持“零距离”开展便民护企工作,打造21个集“警情处置、业务办理、法治宣教、矛盾调处、安全防范、警民互动”六大功能于一体的暖心警务会客厅。在乡镇、农村试点推行“背包警务”等基层治理新举措,将“小背包”变成流动警务站,于细微之处持续拉近警民关系。
坚持“零容忍”打击涉企违法犯罪,在陕西大地种业(集团)有限公司揭牌成立首个驻企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站,设置264个“警企共建联络点”,通过“项目警官”累计为企业排除各类隐患92处,化解涉企矛盾纠纷144起。以涉企执法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为抓手,严打经济类犯罪12起。
坚持“零障碍”提供便民纾困服务,建立以个人为主体,以经常居住地登记的新型人口登记管理制度,将户口迁移“跨省通办”由六类高频次业务扩围到所有类型。增设身份证自助办证一体机和“智能排队叫号机”,最大限度为群众提供便民纾困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