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从哪里来?在靖江居住多久了?……”江苏省靖江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大队境外人员管理中队副中队长臧蕴卓,在窗口办理每一起证照经常“打破砂锅问到底”。
“我们如果不慎之又慎,让别有用心的人骗取了出入境证件,再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从事犯罪活动,那后果可严重了,真的是‘小窗口’‘大国门’呢。”臧蕴卓说。
在出入境窗口,这样的风险无时不在。15年来,臧蕴卓坚守在窗口看似波澜不惊,却处处谨小慎微,守牢了“国门”。
专办服务660场,服务发展“当先锋”
靖江市某船舶公司是一家规模企业。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持续推进,为企业赢得了广阔的国际市场。
7月13日,该公司负责人张先生急匆匆来到窗口,办理前往香港的商务出行签注手续。臧蕴卓了解到,张先生的商务活动将在一个月后的香港举行,且涉及数千万美元订单。
“商务出行有着严格的审批程序和办理期限,如果按部就班,只要有一个环节出了问题导致材料退回,就会错过此次商务洽谈机会,更严重的很可能由此失去一个大的海外市场份额,何况时间十分紧迫,所以决不能耽搁。”臧蕴卓说。
为了不让企业的事在自己手里受耽搁,臧蕴卓带领同事4次深入张先生的公司开展调查,保证了所需材料全面、准确、完整、及时。从而,确保了张先生一行顺利出行。
“我能看得出来,臧警官比我们还着急,生怕误了我们企业的的大事,她不光想在前,还做在先。”张先生感激地说。
靖江涉外企业有283家,出入境业务非常繁忙。针对企业办理业务集中的时间节点,臧蕴卓及时举办专场服务,上门为企业面对面提供服务,15年来累计为企业专场服务660场次。
支撑查案120起,守护“国门”不懈怠
“国门”安危事关国家安全、国家利益。一本证照似乎就是一张“小卡片”,但责任却重如泰山。臧蕴卓从走上窗口岗位的第一天起,就始终如履薄冰、如坐针毡。
2016年8月15日,一名年轻的男子来到了窗口办理港澳通行证。然而,臧蕴卓在例行询问时发现,该外省籍男子的出行相关信息异常,并且在靖江办理居住证才短短一周时间。
“这是典型的‘障眼法’,也就是我们行内所说的‘见到的也不一定是真的’。”臧蕴卓说,这是不法分子为骗取出入境证件,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从事犯罪活动的惯用伎俩。
随即,臧蕴卓经过梳理相关信息后,通过走访调查发现,这是一个有组织的犯罪团伙,并且摸清了他们的组织架构。
紧接着,同事们在臧蕴卓提供的相关数据支撑下,多次前往湖北、江西等地调查,最终一举摧毁了一个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犯罪团伙,5名团伙成员悉数落网。
“这些人一旦办证成功偷越国(边)境,在境外从事犯罪活动,不仅严重扰乱了国家国(边)境管理秩序,还将损害我们国家的国际形象,所以我们随时都要‘眼睛睁得大大的’,丝毫不能懈怠,决不能把这些人放出‘国门’!”臧蕴卓说。
办理证照1.3万件,高效服务“零差错”
办理证照一旦出错,轻则酿成事故,重则导致失职渎职。为此,臧蕴卓一边钻研本职业务提升服务本领,一边在实践中摸索提升服务水平,15年来,她办理证照1.3万件“零差错”,以高效服务赢得了国内外申请人和企业的认可。
今年2月21日,时值大年三十。正在休假的臧蕴卓接到远在千里之外孙女士的求助。靖江籍的孙女士一家人都生活在澳门,儿媳妇即将临盆,又喜逢春节。然而,沉浸在喜悦中的孙女士突然发现,自己的探亲签注即将过期,只能被迫在珠海逗留寻求帮助,一家人心急如焚。
“你放心,我们帮你想办法!”臧蕴卓安慰道。
随即,他向上级请示得到同意后,第一时间赶到办公室完成系列审批手续,当天就将证件邮寄至远在珠海关口等待的孙女士手中,完成了这次跨越千里的“不见面”签注服务。
无独有偶。2月23日,在靖江工作的江苏某矿业公司澳大利亚籍工程师阿某先生急需办理签证业务,臧蕴卓应约赶到窗口仅用10分钟便走完了全部流程。
“中国警察真棒!”阿某先生竖起大拇指连声夸赞。
“我们虽然做的都是平凡的工作,但是说大了代表的是国家形象,往小了说,代表的是我们的警察队伍形象,所以做好服务树形象,我们责无旁贷!”臧蕴卓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