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喂,110吗?我好像被人骗了……”王先生边往派出所赶边报警,接警员告知他可通过昆山公安微信公众号预录笔录信息。王先生点进链接,对着手机念叨起来:“昨天下午三点左右,有个人加我说可以兼职刷单……”说着又把转账截图传上去,全程也就几分钟。
等他气喘吁吁跑到派出所,刚报上名字,民警对他说:“王先生是吧?您路上录的信息我们收到了,这是自动生成的笔录初稿,您先看看对不对?”王先生低头一看,时间、地点、账号信息写得清清楚楚。“民警指着几个关键信息问道。“对对,一点没错!”民警笑着补充道:“这样的高效录入,能让我们第一时间掌握关键信息,为后续为您资金挽损争取更多宝贵时间”
曾经,报案群众因工作繁忙等原因无法及时到公安机关制作笔录,成了困扰警民双方的 “老大难”。昆山公安紧盯这一“痛点”,在系统中开发了手机端预录入功能 —— 群众只需在微信小程序里填写报案信息,上传证据照片,系统就能自动导入后台生成笔录初稿。民警收到信息后,只需与群众核对关键细节,待群众核对签字,大大缩短了现场制作时间。数据显示,该系统上线后,群众平均报案时间缩短40%。
更贴心的是系统的 “智能引导” 功能。市民王女士遭遇诈骗后,对着手机屏幕犯了难:“当时太紧张了,好多细节记不清。” 但系统根据 “诈骗案” 类型,自动弹出 “嫌疑人联系方式”“转账地点” 等提示问题,帮她慢慢回忆起关键信息。“就像有个耐心的民警在旁边引导,真的太棒了。” 王女士点赞道。
值得一提的是,这套系统还能提供精准的询问建议,比如“受害人是否下载过不明 APP?”“转账时有无收到可疑验证码?”,可以省去了翻阅同类案件卷宗的时间。这套系统的 “聪明才智”,源于背后强大的大模型支撑。昆山公安构建了涵盖十余年来案件的高质量笔录问答数据库,通过大模型的深度学习,实现了笔录制作时的问题智能推荐。遇到复杂案件,系统还能启动多维综合研判功能,自动比对同类案件的侦办思路,为民警提供侦破问询方向。据昆山市公安局新质战斗力科创中心民警张辉介绍,过去核对一份复杂笔录要逐字逐句检查 3 遍,生怕漏掉关键信息,现在系统能自动核查笔录中的逻辑漏洞。
据悉,2025 全国政法智能化建设技术装备及成果展于7月23日在京举行,昆山公安 AI 智能笔录辅助系统获评全国十佳并授奖。这个集大模型能力于一身的“智慧警务尖兵”,不仅让民警办案如虎添翼,更以“省时、省心、省力” 的服务体验,成为群众口中 “最贴心的报案助手”。截止目前,该系统已在多个兄弟公安机关复制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