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诈骗手段迭代升级为"AI换脸""虚拟绑架"等科技犯罪,反诈战场早已超越传统治安范畴,成为一场关乎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深度较量。7月17日,四川眉山天府新区以“反诈是门必修课·筑牢防线守好责”暨眉山天府新区“反诈宣讲团”招募活动为切口,通过构建"科技+共治"双轮驱动体系,在基层治理中探索出一条"预防前置、责任共担、信任重构"的创新路径。
科技筑盾:从“被动防御”到“主动出击”的范式革命
聚光灯外的反诈战场,是一场以分秒计算的科技较量。预警拦截的“生死时速”。在眉山市公安局天府新区分局反诈中心犹如城市神经中枢,日均处理高危预警信息几十条。辖区派出所与社区警务室闻令而动,今年已成功上门劝阻潜在受害人233人次,紧急止付涉案资金逾百万元。每一次成功的拦截,都是对“时间就是财产”最残酷也最温情的注解。
数据织网的“无影防线”。公安分局联合通信运营商构建“诈骗电话秒级识别-封堵”闭环,与金融机构共建涉诈资金交易“熔断”机制。大数据模型如精密雷达,实时扫描涉诈通话模式与可疑转账行为,将诈骗止于“车手”、“取现”之前,今年已主动拦截诈骗信息数万条,技术反诈的隐形护盾日益坚固。
靶向宣防的“滴灌渗透”。反诈宣传告别“一纸传单打天下”,针对学生群体开发的“校园反诈剧本杀”、为企业财务人员定制的“转账红蓝对抗演练”、面向老年群体的“养生防骗情景课”,均依托精准人群画像实现宣防内容定制。这种“滴灌式”渗透,让防骗知识真正入脑入心,宣防效能大幅提升。
共治织网:从“政府主导”到“全民参与”的治理升维
活动当天,各行各业的代表签署了《反诈承诺书》,企业完善内部财务审核;银行职员化身“反诈讲师”,将防线延伸至金融终端;快递小哥成为“移动哨兵”,在递送包裹时传递防骗贴士。这标志着反诈责任从单一的执法机关,裂变为覆盖全社会的责任网格。
资源整合。释放协同治理“乘数效应”。活动当天,视高街道办为社区反诈阵地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四大通信运营商与七家银行则是为群众提供喜闻乐见的反诈游戏与奖品;而新区政法委则全程参与,将反诈工作纳入平安新区建设,落实党政主体责任,村社宣防措施。这一系列的资源聚合,让1+1产生了远大于2的治理效能。
信任重构。筑牢城市安全心理基石。当全职宝妈作为家庭代表庄严宣誓,当民警在情景剧尾声呼吁“相信劝阻电话96110”,其传递的核心信息是:安全源于彼此信任与守望相助。每一次成功的劝阻、每一条转发的预警、每一份签署的承诺,都在修复被诈骗侵蚀的社会信任链,为城市构筑起最珍贵的心理安全防线。
“全民反诈在行动”不仅是一场活动,更是一项深刻的社会工程。眉山天府新区以本次活动为引擎,驱动着反诈工作从公安主导的“攻坚战”,向科技支撑的“智慧战”、全民参与的“持久战”转型升级。
当每一个行业都守土有责,当每一位市民都成为反诈卫士,无诈新区的愿景便不再遥远。这堂关乎财产安全、社会信任、城市韧性的“全民必修课”,正在眉山天府新区书写最坚实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