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江潮涌,见证着杭州萧山国际机场每年近五百万口岸出入境流量的繁忙与守护。在刚刚发布的全国移民管理机构“四强”党支部的喜报上,杭州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执勤一队党支部赫然在列。这支平均年龄不到35岁的年轻队伍,正以创新融合的理念和实践,让看似无形的宣传思想工作化作守护国门安全、提升服务效能的澎湃动能。
“活水滴灌”浸润思想根基
夜阑入静,杭州边检站学习室的灯光早早亮起,支部书记、教导员钱烽的指尖划过《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正负面清单》,重点条目和典型案例旁是密密麻麻的圈划批注。“光讲理论有点干,多找点与我们工作有关、实实在在的案例更‘解渴’”。他放下笔,拿起了今年“书记上党课”的教案草稿。在执勤一队,学深悟透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头等大事。
如何让理论扎根?这里有“硬招”。他们打破“一人念、众人听”的模式,建立“书记领学、支部研学、小组促学、个人自学”四级联动,将学习融入日常勤务间隙。课堂不限于室内,民警们走进萧山衙前农民运动纪念馆等红色教育基地,在沉浸式体验中感悟初心使命。围绕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等主题,“学思践悟”大讨论热烈展开,民警结合口岸管控、旅客服务谈认识、谋发展,一份份“学习成果转化清单”应运而生。
学习成效最终落脚实践。去年,执勤一队累计验放服务出入境人员70余万人次,航班5000余架次,连续查获新型变造护照、组团走线偷渡等典型案件受到上级高度肯定。荣誉墙上,集体二等功牌匾、杭州亚运先进集体证书、利比亚国驻华大使馆感谢信、航空公司锦旗熠熠生辉,理论学习成果正转化为守护国门安全、服务国家战略的坚实步履。
“破壁出圈”擦亮国门名片
严肃的边检法规如何“飞入寻常百姓家”?执勤一队的“E路潮鸣”政宣小分队是支“新锐力量”。在“小马工作室”基础上迭代升级,这群年轻人策划、拍摄、剪辑,让国门故事在新媒体平台“火”了。
宣讲台上,山东小伙周浩然的党课《火爆出圈背后的硬核力量》引人注目。这堂精品课不仅走进了国家移民管理局的宣讲会场,更在今年的赛区授课竞赛中崭露锋芒。“浩然宣讲”成为了总站“榜样青年‘浙’样说”品牌矩阵中的亮眼一员。
“冷政策”变“热话题”?“E路潮鸣”妙招迭出。他们将法规改编成《移路有“法”伴》系列普法短剧,情景剧演绎“避坑指南”,动画拆解政策难点,8期短视频在总站公众号等平台刷屏。与此同时,“方聿书画”以笔墨为媒,佳作亮相市直机关展览;“雨杞英语”在英语风采大赛中惊艳亮相。边检文化,在这里既有深度内涵,更有高“颜值”表达。
宣讲的舞台不止于此。团队加入省公安厅“8090”宣讲团,足迹遍布联合国全球地理信息中心(向外籍官员解读政策)、浙江大学、企业园区,甚至“闯”进中国国际动漫节白马湖会场。6场宣讲,2000余名受众,专业政策以接地气的方式精准送达。
“同心互联”激活一池春水
队伍的战斗力源于凝聚力。执勤一队坚持“内聚合力、外塑形象”双向发力,编织起一张温暖而坚韧的“同心网”。支部创新实施“4+N-1”体系赋分党员“先锋指数”管理,配套建立《支部党建工作规范化责任清单》,小积分挂钩评比表彰、慰问疗养、宣传推介,有效激活了全队民警“比学赶超”的热情。这一创新实践登上浙江省委组织部《党建网》,获评杭州市直工委“最优党建工作法”。
推行网格管理,队伍划为若干“责任田”。网格员周畅是位“知心人”,谈心本记录着队员点滴。一次“拉家常”,他发现队员小蒋家庭困难导致夫妻关系紧张,他立刻报告支部建议将小蒋列为困难党员,并通过组织帮扶逐步解决其实际困难。聚焦执勤差错、“八小时外”等11类风险,“排查-整改-反馈-建档-惩戒”五步法严格执行,将问题解决在萌芽。正是这“讲小道理、抠小细节、抓小苗头”的水磨功夫,支撑起队伍连续6年考核优秀、安全“零事故”。
外部联建拓展“朋友圈”,与海关携手打造“国门卫士CP”,在重要节日联创联建;与浙江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党建共建,深化多语言实践。支部副书记、队长马義超,这位集“全国优秀人民警察”、“十大国门卫士提名奖”、“浙江骄傲提名奖”及一二三等功殊荣于一身的先进典型,多次应邀走进高校讲述奋斗故事,点燃学子家国情怀,也成为激励全队的精神灯塔。
钱塘潮声阵阵,从思想深处的坚定信仰,到指尖跃动的创新活力,再到队伍内外的温暖联结,杭州边检站执勤一队正以昂扬之姿,在新时代移民管理事业发展的宏伟蓝图上,奋力书写着属于他们的忠诚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