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月12日,江苏省常州市公安局天宁分局局前街派出所接110报警称,北直街30栋楼下有一老人躺在地上,意识模糊。局前街派出所民警到达现场后发现一名70多岁大爷躺在地上,无意识,一名路人正对其进行心肺复苏,民警也立即蹲地配合进行抢救,所幸抢救及时,老人逐渐苏醒。
老人被送往医院后,民警调取监控发现,系老人在回家途中不慎摔倒昏迷,对老人当场实施心肺复苏的人为北直街小区物业经理朱荣亮。局前街派出所见义勇为工作站立即为朱荣亮申报了见义勇为表彰奖励,并及时上门送奖慰问。
今年以来,江苏省常州市公安局天宁分局局前街派出所深入贯彻落实市局、分局工作部署,将见义勇为工作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深度融合,通过完善机制建设、强化宣传引领、深化社会动员,全面激发群众参与平安建设的积极性,延伸治安防范触角,推动“派出所主防”理念落地生根,为辖区营造了崇尚正义、共建共享的和谐氛围。
完善机制建设——构建见义勇为“主防”体系
天宁分局局前街派出所建立“公安牵头、部门协同、公众参与”的见义勇为工作格局,有效整合社区资源,打造共建共治新平台。“我们在青果巷见义勇为警务站创新成立‘青平果联盟’,通过群防群治力量弘扬社会正气,推动见义勇为工作提质增效。”局前街派出所教导员隋涛介绍说。
今年以来,局前街派出所积极构建“网格+警格+义格”三格融合联动机制,在辖区多个警务室设立见义勇为联络点,实现“一站一人、一点一人”全覆盖。目前已招募社区干部、群众积极分子等志愿者50名,进一步延伸公安管理服务触角。
工作中,局前街派出所将见义勇为工作纳入派出所绩效考核,与日常警务同部署、同推进,确保“有人抓、有人管、有成效”。通过制度化、常态化管理,推动见义勇为工作可持续发展。
深化主动警务——拓展见义勇为“主防”阵地
为了将警务服务触角延伸至社区“最后一米”,局前街派出所推动警务室与社区居委会联动共建,吸纳物业保安等力量参与隐患排查、反诈宣传等工作。社区民辅警常态化驻点,前置服务关口,有效提升见义勇为线索发现和应急处置能力。
与此同时,加强警情研判,从日常接处警中挖掘见义勇为行为,确保及时申报、应奖尽奖。结合反诈等重点工作,选树典型事迹,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我们依托‘砺警讲堂’、主题宣传日等载体,在雷锋日、五四青年节等节点开展见义勇为事迹宣讲。”隋涛介绍,今年以来已组织业务培训4场,覆盖300余人次,推动形成“学模范、扬正气”的社会风尚。
凝聚社会力量——激活见义勇为“主防”动能
截至目前,局前街派出所已组建“青平果联盟”“局前义警”等群防群治队伍,联动物业保安、网格员等230余人,构建“2+N”动员体系,常态化开展巡逻防控、矛盾化解等工作,织密治安防控网络。“我们把青果巷工作室、社区警务室作为活动场地,吸纳景区商户、保安员、网格员等9类群体,共同开展纠纷化解、治安巡逻、隐患排查等工作,有效延伸管理服务触角。”局前街派出所社区民警虞梦婷介绍说。
工作中,局前街派出所联合见义勇为工作站实行“一案一奖、及时送奖”机制,通过微信群表扬、上门颁奖等形式表彰见义勇为行为。今年以来发放微信红包奖励115人次、奖金1.1万元,有效激发群众参与热情。
与此同时,建立见义勇为人员动态管理库,落实定期走访、困难帮扶等举措。今年以来,为烈士遗孀、优秀保安员及网格员家属送上慰问金,传递党委政府和社会关怀,增强见义勇为人员荣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