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有我的新警察故事。”
在《脱口秀和Ta的朋友们 第二季》的舞台上,脱口秀演员火锅如此说道。
她曾经是一位扎根在云南边境的警察。如今,她站在舞台上,分享自己10多年的警察经历,调侃自己曾经被叫“女警察叔叔”,向所有人讲述着自己18年的故事。
“我18岁进入大学,就穿起了制服,毕业后进入警队,工作了十几年,这不仅是我前半生最珍贵的财富和最温暖的底色,也塑造了今天的我。”火锅说,“我讲的不仅仅是法律条文的科普,也是我自己的人生。我怎么能绕开18岁到36岁这最重要的18年。”
一、一个警察,决定再就业
火锅脱下警服,走上脱口秀的舞台,离职原因其实并不像有些人猜测的那么复杂。“我们的工作难以调动,父母年纪大了,两个人身体都不太好,跟我来边境的话,医疗条件没法保障,我需要回家照顾父母。”火锅说。
这是她自大学毕业后,第一次面对艰难的选择。这十多年,火锅一毕业就毫不犹豫地加入警队,扎根边境,也曾荣立个人三等功。这是她最热爱的人生。
重新开始,做什么呢?火锅最初的目标是想成为一个编剧。这是她的个人爱好。只不过,最初投出去的稿子都被打了回来,有朋友看着性格开朗、爱笑的她,建议可以试试脱口秀,“先把五分钟的东西讲清楚,让观众喜欢,再想怎么讲好50分钟的故事”。
于是,火锅第一次尝试开放麦。为了这次首秀,她准备了两个段子。一个是对女警称谓的看法,一个是自己出任务时被艾滋病病人咬了一口的故事。
结果大冷场。第一个段子讲完,观众还有点困惑,第二个段子讲了,有人甚至有点担心。“哎,你有没有保护好自己啊。”
结束后,火锅点了顿烧烤安慰自己。“我当时不知道哪里出了状况。后来俱乐部的很多朋友帮我复盘分析,当自己的能力还不足以掌控复杂故事的时候,可以找找更贴近大家的故事,再看如何写好一篇普法的脱口秀稿子。”
隔了一个月,火锅再次走上开放麦,讲的是自己当值期间帮村民抓鸡的事,效果不错。
从那之后,火锅渐渐地成了观众口口相传的“会普法的飒姐姐”。
火锅也逐渐摸索到了普法脱口秀的方向。告诉观众反诈的方法,以及那些与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相近的案例。“这些内容其实和大家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在有趣的背后,还可以让大家了解法律常识。比如,我有个段子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十五条规定做的科普。‘约束至酒醒’,是告诉大家如果一个人喝多了开始闹事,大家可以直接打电话报警,警察通常会将醉酒者带至安全场所,采取必要的约束措施,直至其酒醒、恢复正常意识。”
“我希望听了我的脱口秀之后,观众知道遇到这种事情该怎么去处理,如何和警察交流,更好地保护自己、解决麻烦。”火锅说。
二、找到那个边界线
火锅讲脱口秀这件事,得到了单位的支持。
“其实警察的工作划分成了两个部分。”火锅解释,面对嫌疑人时,警察要保持绝对的严肃和专业,但在服务群众时,也要让群众感受到温暖和友善。警民是一家。
“我们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群众工作无小事,一直在寻找和群众拉近距离的方法。”
随着社交媒体平台的发展,以及越来越多年轻警察走上工作岗位,在如何做好普法工作、群众工作这方面,脱口秀和短视频成为最常被用到的两个途径。
2022年,腾讯视频和笑果文化联合出品的《怎么办!脱口秀专场》里,第一期就是警察专场。《谭谈交通》的谭乔、消防员刘长俊、95后特警贺际评和反诈民警周杰四位跨界脱口秀警察,第一次让许多观众看到了那些未曾被了解到的、鲜活的、有趣的警察工作。
以此为机遇,打破刻板印象,更有效地做好普法工作,成为许多警察的日常。
在云南罗平公安局交警大队官方账号@罗平交警 的简介里,写着这样一句话——不一样的视角,不一样的官方。
在这里,不错过每一个热点的官方,将普法融入了一系列视频中,用魔性赶牛、交警酒驾版《晚安大小姐》、吃菌版《全是爱》等一系列创作,消解了大众对警察工作的神秘感,在笑声中增进相互理解,丰富了警民连接的渠道。
近年来,浙江、上海、云南、山东等各地警方,都曾尝试过脱口秀公益专场的方式,进一步丰富警民活动。昆明警方还主办了“警警有条”公益脱口秀专场,截至目前已演出近30场,而火锅也曾经做过这个团队的编剧和开场主持。
作为开场演员,为了让观众能快速放松,火锅写了一个“破冰开场”。这个开场用到了现在,就是她被报警人叫“女警察叔叔”。
火锅坦诚,在脱口秀和短视频里,让大家看到警察的另一面,其实能帮助群众更好地接纳和理解警察的工作,也能够让警察更高效地进行群众工作,服务好群众。
当然,她也在注意把握严肃和娱乐的边界。
火锅记得,自己曾写过一桩荒唐的涉毒品案件,想提醒观众谨慎点开网络不明链接。但在思考后,她决定尘封这个段子。“我觉得对于犯罪嫌疑人,对于专业案件,还是应该保持严肃性,不能拿来调侃或者做娱乐性的消解,这个边界我想应该把握好。”
三、“无问西东”
虽然站上了新的舞台,火锅对自己身份的转换还是没太适应,“总会控制不住自己的职业习惯。”火锅大笑。
比如和人对话的时候,她会一直盯着对方的眼睛,和其他朋友聊天说打麻将时,她会下意识地套话,问“打多少钱的?哦,不打钱啊”。旁边的人在聊天,她也忍不住支起耳朵,别人说,“这个东西你别碰”,她神经一下就紧张起来。
“其实大家说的是,不要碰这个类型的段子。”火锅对自己有些无可奈何的苦笑。
如果要用一个词来形容自己的这些年,火锅觉得是“无问西东”。
从18岁考入警校,开始面对严格的训练,2010年拿到学士学位后,以一名新人警察的身份又开始一步步学习、成长,在边境呆了十多年。“在边境,我经历过太多太多故事,也曾面对战友的牺牲。但我感觉,身边的每一位和我一样扎根边境的战友们,身上都带着一股无问西东的洒脱,虽然苦,但为了守卫人民群众的安全,回望过去,都是幸福。”
《无问西东》是她最喜欢的电影之一,她告诉自己,重要的是,做好当下的每一件事,勇敢去面对,不要忘记加入警察队伍的初心。
三十多岁开始全新的挑战,她说,18岁的时候可以做到的事情,36岁可以再来一遍。
也有观众问,之后会不会考虑讲讲其他的内容。
“未来还是会讲一些自己其他的人生故事,但是十几年的警察生涯多多少少会带着一些警察视角的思考,因为这已经融入我的血液里了,是思考方式、行动方式、情绪感知,更是一份对曾经职业的骄傲。我讲的不仅仅是法律条文的科普,也是我自己的人生。我怎么能绕开18岁到36岁这最重要的18年。组织把我保护的很好,我也希望能把它保护好,尽自己一份力。”
火锅说:”我想说的是,谢谢大家喜欢警察老锅,也谢谢大家拥抱脱口秀新人小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