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乌审旗公安局在旗委政府和上级公安机关的坚强领导下,紧密围绕政治安全、社会安定、人民安宁的“三安”联创目标,重整行装再出发,凝心聚力抓落实,全力保障抗疫大局、护航经济发展、维护社会治安,各项工作齐头并进,队伍整体面貌焕然一新,用公安机关的“战斗指数”提升了乌审发展的“安全指数”、党委政府的“满意指数”和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全旗公安各项工作实现了高质量发展。
一、党建引领转作风,“铸”出新形象。新一届党委班子成立以来,按照“助困、助学、助老”的“三助”工作法服务辖区群众,派驻第一书记在巴音柴达木村开展驻点帮扶,慰问“3+1”互助共建点老党员5人,化解矛盾纠纷19起,解决群众揪心事、操心事、烦心事159件。通过走访慰问、精神抚慰、物质支持和资金帮扶等多种形式为辖区群众解决“急难愁盼”,警民之间相互理解、相互支持良性互动,帮扶对象的精神状态和生活质量均有了较大幅度提高。
二、改进服务护发展,“推”出新品牌。一是推出6条惠企利企新举措。创新推出了企业相关行政审批事项权限“就近办”、企业职工落户城镇“当场办”、为企业及职工实行“5+2”和非工作日“预约”工作模式等6条利企措施。二是解决9项突出问题。通过检视研讨会议、警企恳谈会、敲门行动、开门纳谏等形式,共排查出各类突出问题9项,已全部整改完毕。三是修订完善4项制度机制+4个工作举措。修订完善《乌审旗公安局关于整治违反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工作机制》+《乌审旗公安局“三查一控”“敲门行动”工作方案》等制度举措各4个,确保公安工作更加制度化、规范化。
三、规范执法强培训,“改”出新提升。我局多措并举,真刀真枪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真正做到取长补短,促使民警执法履职能力整体提升。一是能力评估找“短板”。建立日常执法比武会商机制,定期梳理分析在比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从中查找民警素质能力“短板弱项”,将其作为教育训练工作的“风向标”,并由各警种部门针对问题制定培训计划,提出培训需求。二是规范执法化“短板”。切实做精做细督察、法制“两项保障”,把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的要求,落实到执法工作的全过程。三是重点培训补“短板”。紧紧围绕日常执法规范化、应急处置、信息化运用、案件办理等重点内容开展培训,举办各类专业培训班23期,培训民警近1000人次。
四、“5+5”运行管危爆,“控”出新局面。为切实做好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工作,我局补齐短板,做强长板,打造危爆物品管理升级版,探索建立了环节管控“五个统一”+安全监管“五项机制”“5+5”民爆物品安全管理新模式,连续多年实现了民用爆炸物品“不炸响、不丢失、不被盗”的工作目标。
五、多轨运行保交通,“管”出新秩序。一是“两站两员”显成效。在地方旗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打造具有民族特色的23个劝导站、47个劝导点在乌审旗各嘎查(村)的主要入村路口、街道投入使用,106名“两员”在全额经费的保障下全部上岗履职,成为了全市首个农牧区交通安全宣传劝导“全覆盖”、运行经费“全保障”的旗区。二是感应控制+线性协调方式治堵保畅。在嘎鲁图镇区车流量较大的地方,安装无线地磁车辆检测系统,采集路口实时车流量数据,提供给信号机实现感应式信号控制,通过感应控制提高信号控制的科学性,实现智能化,减少交通延误,切实提升路口通行效率。三是安装道路交通弯道预警设备。在苏力德苏木三岔沟湾路易发生事故段两端安装弯道预警设备(雷达感应+电子显示屏),实时给对过往驾驶人实时提醒和警示,极大降低了该地事故发生率。
六、升级“三分吸附法,“创”出新满意。一是打造一所一特色的调解室,有效防止问题变为矛盾。为用好“三分吸附法”、实现“三不两当地”的工作目标,各派出所结合实际打造了别具特色的布拉格、1+1、游牧文化等调解室,有效防止问题变为矛盾,守好矛盾纠纷化解的“第一道防线”。二是矛盾纠纷实行跟踪制,有效防止矛盾变为纠纷。共化解、起底、排查各类矛盾纠纷68件,其中起底12件,排查56件;完成起底化解任务1件,移送相关单位8件,有效防止矛盾变为纠纷。三是警网协调融合,有效防止纠纷变为案件。用好百姓管家APP,及时与政府职能部门对接协调,完成排查化解任务11件,移送相关单位42件,协调移送2件,为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夯实“两队一室”警务运行奠定了坚实的基层基础,筑起了辖区安全屏障。
七、教育整顿固成果,“整”出新气象。一是队伍关心精准化。为巩固队伍教育整顿成果,印发了《乌审旗公安局关于队伍风险隐患排查和分类分色关心帮助工作的实施方案》,将重点排查情形分类为“6类25种”,风险隐患从低到高依次用黄色、橙色、红色标注,明确了“四个一”工作流程和制定个性化方案、。共排查出风险隐患“5类11种”17人。二是开门纳谏常态化。组织召开企业家、行业协会商会、个体工商户等参加的座谈会、恳谈会30次,发放调查问卷1000余份,收集意见建议25项,警民、警企关系得到了进一步促进。
八、全警出击反诈骗,“防”出新成效。针对电信网络诈骗案件高发现状,我局集中精力,穷尽措施,把宣传防范工作作为遏制诈骗案件高发的“源头工程”。一是广泛宣传发动。组建宣讲团深入各辖区企业、单位、农牧区进行巡回宣讲,共开展集中宣讲活动147场,受教育人数2.5万余人;组建警民微信群,总结摸索出微信“语音+文字”的宣传方法,根据真实案例改编+语音每周至少两次通过微信推送到各成员部门、派出所民辅警,再由各成员部门、派出所民辅警通过微信群推送到各社区、单位等不同微信群进行宣传。自主研发了“防范电信网络诈骗‘一对一’宣传”平台,依托程序,重点对外来从业者、流动人口采取“上门宣传、面对面教育”的方式进行宣传教育。平台累计宣传人数达31560余人,学习观看量达74000余次。据统计,在平台学习过的群众无一人被骗,平台宣传效果明显。二是严厉打击违法犯罪。加强对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分析研判,案件串并,把握发案特点规律,制定针对性的打击措施,提高打击工作实效。特别是破获“2.26”电信诈骗案,抓获嫌疑人17人,串并破获外省案件92起,涉及21省市地区,涉案金额784万元,有力震慑了违法犯罪行为。
九、科技强警集众智,“谋”出新思路。近年来,我局把“科技创新”作为公安工作思路的关键词,充分运用科技强警助推和支撑公安工作。一是自主搭建了安全隐患排查系统、重点人员管控平台、合成作战平台以及“积分管理评价系统”平台等系统平台,逐步实现了由“汗水警务”向智慧警务跃升。二是情指勤舆”一体化合成作战初显神威。以防范风险为主线,以实战实用为导向,构建“情指勤舆”一体化合成作战新格局,将情指中心、警支、国保、治安、信访等部门按“常态性单位长期合成”和“临时性单位视警情战时合成”的要求运行,将其打造成一个相对独立、高度集成、权责清晰、优势互补的数据分析及行动指挥中枢,将各自为战局面提升为系统的合成作战体系,全面实现警种协同、资源整合、手段集成,促进公安机关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
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面对新的形势和挑战,乌审旗公安局在旗委政府和上级公安机关的正确领导下,将拿出一张蓝图绘到底的精神,以久久为功的耐力与发展创新的改革劲头,用发展的办法走好新路,一步一个脚印地朝着既定目标前进,开启科学创新发展、跨越提升之路的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