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的清晨,日光初染白桦林梢时,阿尔山国家森林公园早已人头攒动,鸟鸣声里夹杂着天南海北的方言。举着自拍杆的姑娘、拄着登山杖的老人、背着专业相机的摄影师,像彩色的溪流般涌入这片火山熔岩造就的秘境。
阿尔山国家森林公园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独特的火山熔岩地貌,让它集原始性、神奇性、多样性于一身,更拥有原始森林、火山遗迹、温泉矿泉、高山湿地、河流湖泊、峡谷奇峰、冰雪运动、民俗文化等丰富的旅游资源,犹如镶嵌在大兴安岭西南山麓中的一颗耀眼的明珠,每年吸引着数以百万计的游客前来观光打卡。
当游客们与大自然亲密接触时,内蒙古大兴安岭森林公安局阿尔山分局景区派出所的民警们也在默默地守护着这里的平安。2023年10月,作为打造“生态名片+旅游警务”新型模式的试点,阿尔山分局景区派出所正式挂牌成立,承担起了旅游服务、治安管理以及森林资源保护等重任。
“今年的游客比往年较多,这条路是我们每天巡逻的必经之路,多走几遍才安心。”王立新介绍说,针对旅游旺季来临,执勤任务增多的实际,在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王立新主动请缨要求留下来在单位值守。尽管自己也想家,但作为派出所的教导员,又是老同志,他每次都选择了舍“小家”为“大家”。
“民警同志您好,请问驼峰岭怎么走?”
“小伙子,这字怎么像跳舞一样,你帮我看看这门票上写的啥”一路上,不断有游客向民警寻求帮助。
“在这儿工作,绝大多数都是一些小事儿,但是对于外来游客们来说都是难事儿,不管遇到什么事,我们都会尽心尽力地为群众解决。”王立新介绍说。
来自贵州的游客曾先生在景区游玩时不慎将无人机坠入河中,接到求助后,民警立即赶往现场,经了解,游客曾先生为了拍摄三潭峡景色,便操作无人机飞向河中心,但因操作不慎,无人机掉入河中。为了帮助曾先生找回无人机,民警迅速换上水靴和救生衣,毫不犹豫跳入水中进行打捞。经过10多分钟的努力,成功将无人机打捞上来,曾先生拉着民警的手连声感谢。
“气温日渐升高,一定要注意用电、用火、用气安全,不要过多堆放杂物。”景区商户众多,下午,王立新会同内蒙古兴安盟森林消防支队阿尔山市大队等相关部门,深入辖区开展消防安全检查,仔细查看消防设施是否完好、安全出口是否畅通。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执法人员现场要求负责人立即落实整改,及时消除安全隐患,确保防患于未然。
经了解,阿尔山分局结合辖区实际,主动推行旅游警务、预防警务,在旅游高峰时节,选派30余名精干警力支援景区,全方位开展治安防控、服务游客等工作,最大限度提高见警率、管事率,2025年以来,景区派出所已快速处理了20余起游客求助警情,开展现场救助10余次,服务群众1400余次,以高效、热心的服务赢得了游客的广泛赞誉。
天色渐晚,游客也逐渐离开了景区,景区派出所民警在巡逻中接受咨询、帮助游客,用实际行动践行人民警察的责任担当,努力营造安全、温馨、和谐的旅游环境。通过贴心的服务,收获了游客王女士的点赞,她竖起大拇指说:“阿尔山景区这边的警察真的很有温度!让我感觉到这边的态度和服务都特别热情。”
月明星稀,景区派出所值班室依旧灯火通明。
“喂,你好,这里是内蒙古大兴安岭森林公安局景区派出所,请问你需要什么帮助?”偶尔一声电话铃声响起,牵动着民警的心绪。面对警情,景区派出所总是以最快速度,及时处理,守护着辖区百姓和游客的平安。深夜的景区,清冷的月光拉长了民警的身影,映照在石砖上。
熙来攘往,平安为基。岁月不辍,初心不改。王立新和他的战友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做着平凡的事情。一次次尽心尽责出警、一次次耐心化解纠纷、一次次不惧风雨巡逻,群众的笑容和满意,就是对民警最好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