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浙江嵊州“和合”寻亲工作室忙了整整一天——上午第599对家庭团圆,下午第600对团圆!
“兄弟,你终于回来了”
“兄弟,你终于回来了!”3月24日上午,浙江省新昌县五丰村铺上地毯,亲朋好友翘首以盼。当黄勇(化名)终于踏上家乡的土地,大哥老吕上前紧紧抱住他,声音哽咽。
今年2月下旬,嵊州市公安局“和合”寻亲工作室收到一则求助,来自山东的黄勇寻找浙江亲人。听完诉求后,工作室民警商朝阳立即联系山东志愿者采集血样,并在收到血样后送往市公安局比对DNA。根据平台的大数据筛查,新昌县五丰村吕家的DNA信息与黄勇的契合度颇高。
商朝阳向新昌县公安局刑侦大队民警石海波发去寻亲线索。山东、上世纪70年代、有好几个兄弟……围绕这些关键词,石海波立即到吕家进行细致入微的走访,并一一进行血样采样。在新昌、嵊州两地公安的紧密协作下,最终确认黄勇正是新昌县五丰村老吕家的小儿子。
尽管已做足了心理准备,但当真正面对这份迟来的团圆时,所有人仍忍不住热泪盈眶。大哥老吕回忆,“1976年左右,当时家里条件艰难,父母不得已将最小的弟弟托人送走。这些年来,我们一直在寻找他。”近半个世纪来,老吕家人始终惦记着这个弟弟,却一直杳无音讯。如今,弟弟终于回家,家人都拉着黄勇不肯放手。
“欢迎妹妹回家”
新昌五丰村的认亲一结束,商朝阳立马又赶往新航村——村口“欢迎妹妹回家”六个大字既醒目又温馨。吕家大姐拉着小妹王女士的手一一为她作介绍。大家围坐一桌,开心地唠家常,一碗芝麻汤圆下肚,甜在每个人心里。
今年1月,“和合”寻亲工作室收到了王女士寄来的血样,立即送往市公安局检验并展开调查,但血样比对结果并不理想。
商朝阳与王女士沟通,了解到她当年是从新昌县民政局被抱养的,于是又利用相关科技手段进行调查,根据地域和匹配度,从成百上千的数据中筛选出百余条疑似对象。经电话询问、走访核实,终于有了一条重要线索:新昌县新航村的吕姓家族曾送养过一个女婴。
3月初,商朝阳和队员赶到新昌了解具体情况,并为吕家人采血,做进一步核对。喜讯传来,王女士正是吕家当年送养的女婴。
上世纪70年代,吕家家里条件艰苦,吕母在生下小女儿后,身体每况日下,养育孩子和照顾家庭的重担都落在吕父身上,后来吕父无奈决定将刚出生不久的小女儿送到新昌县民政局,希望有好心人收养她。
吕家姐妹从小便听父亲说起她们还有一个妹妹,有机会一定要去找找。“母亲在小妹出生第二年便离世了,是父亲一个人把我们拉扯大,父亲离世前还在念叨小妹,觉得对不起她。”吕家四姐表示。这些年,吕家人一直在寻找小妹,只要听说哪里有和吕家姐妹长得很像的人,便会去寻找,但每每都失望而归。
得知小妹找到了,吕家姐妹迫不及待想要见面,吕家大姐更是激动得好几天睡不着觉。村口的红地毯、迎接她的礼炮和紧紧不放的一个个拥抱,让王女士的泪水一直在打转……
“王女士刚好是工作室成立以来帮助寻亲成功的第600对,更巧的是,两年前的今天正好是第100对。”商朝阳感慨到。两年时间,“和合”寻亲工作室接待了上千名寻亲者,帮助许多家庭实现团圆,成功的关键就在于坚持。寻亲工作往往伴随着枯燥与重复,但“下一个可能就是了”的信念一直支撑着商朝阳和队员,每一次认亲成功,都是对他们最大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