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柳州市共有森林面积125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67.22%,有自然保护区16个,野生动物590多种,野生植物5000多种,古树名木12244株。为了守护这些丰富多样的自然资源,柳州市森林公安局牢固树立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积极开展打击涉野生动物、涉林、涉火、涉耕地等各类违法犯罪专项行动,创新作战手段“绿野寻踪”, 推进案件快侦快破,用“警察蓝”守护“生态绿”,全力以赴做好美丽柳州建设的生力军、排头兵……。
——“绿野寻踪”探索全新战法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环保生态也面临严峻考验,仅在广西柳州,点多、线长、面广、量大,是当地森林资源的特点,也为当地森林公安打击涉林违法犯罪增加了难度。为有效破解涉林案件去存量难题,柳州市森林公安局通过压实属地和警种责任,通过巡逻、调查和打击违法犯罪活动,以及创新和灵活的策略,结合“遥感天上看、疑似实地察、图上精准比”等工作手段,全力保护柳州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以便更好地应对不断变化的威胁和挑战,在涉林违法犯罪活动发生时,能够更快更全面地掌握相关线索,极大提高破案速度。
2023年,柳州森林公安机关相继开展“打击非法占用耕地犯罪”“护松2023”等专项行动,共破获涉林刑事案件1003起,破案率94.53%,抓获犯罪嫌疑人1341人,移送起诉807人,位列全区第一,工作成效显著。
由于森林面积大,林区可视化监控少,森林火案案发时,现场往往难以取证,造成走访时间长、嫌疑人难以管控等问题,加大了公安机关破案的难度。为有效破解难题,柳州市森林公安局组建“绿野寻踪信息研判室”,以“人、林、野、火、企”五种涉林基础要素为重点,在全区率先探索构建涉林基础数据库,用以支撑涉林打防管控工作;总结提炼出森林火灾案件“四快四细”(快速受理、快速研判、快速侦破、快速移诉;勘查细、排查细、审讯细、证据细)等工作法。
广西鹿寨县鹿寨镇村民韦某说:“全靠这些森林公安的同志,我们承包的那片山林才得以安全保护下来,没有造成财产损失”。原来,2023年2月25日,鹿寨镇波井村先锋屯黄边岭发生一起山林火灾,嫌疑人点火焚烧坟地周围的杂草,不慎酿成山林火灾,由于当地森林公安部门出警及时,积极采取有效灭火措施,村民韦某承包的那片山里才免遭殃及。案件发生后,森林公安机关立即组织警力前往现场勘查,依托信息系统,调取火灾发生当天的预警信息,实时共享相关数据,对案件快速进行分析研判,最终成功破获案件。2023年,通过推广相关工作法,柳州全市受理森林火灾案件破案率达96.43%,同比提升19.93%。
——通过鉴定实验提升办案效率
涉林物种鉴定周期长、费用高、鉴定难,是森林公安机关在侦破案件过程中遇到的一大难题。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涉林实践工作中,鉴定实验可以提供正确、客观的有效证据,有助于加快案件的审理进程并提高判决的公正性和准确性,同时可以减少人力和物力的投入。为提升办案效率,柳州市森林公安局组织筹建环境损害鉴定实验室,2023年7月获自治区公安厅批复成立。
环境损害鉴定实验室成立后,柳州市森林公安局组织多名专业科技人员开展鉴定工作,以专业设备为技术支撑,建立起实体化的运行流程模式,用专业手段,为案件侦查工作提供鉴定结论。2023年6月初,柳北警方发现一个猎捕、贩卖野生动物的团伙,经慎密侦查,6月27日和28日相继抓获6名犯罪嫌疑人。嫌疑人到案后,实验室鉴定员第一时间深入一线办案单位开展鉴定,第一时间确定涉案野生动物属于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8月4日,6名犯罪嫌疑人被依法逮捕。
2023年7月,融安县警方掌握一条涉野生动物案件线索,经立案侦查,于当月抓获3名犯罪嫌疑人,鉴定室随即快速开展工作,鉴定出涉案野生动物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根据鉴定结果,案件得以快速定性。8月,4名犯罪嫌疑人被依法逮捕。
据统计,环境损害鉴定实验室成立至今,已对180起涉林案件进行鉴定,累计检验鉴定穿山甲、黑熊、画眉鸟、桫椤等物证3600余份,鉴定时限从原来的20天缩短到现在的3天,平均为每起涉林案件办理节约17天,节省80%以上鉴定时间,有效解决基层办案单位鉴定难、鉴定贵、鉴定时间长的难题,为办案单位快速侦破案件提供了技术保障。
——新工作法侦破涉林大案
随着林业经济快速发展,市场林木资源需求加大,为追求经济利益,侵占林地林木资源、村屯、集体林地现象时有发生,在涉林矛盾中比较突出,形成涉林领域的热点,村屯关注的焦点,行业监管的痛点。为切实维护国有和集体生态资源安全,破解涉林领域的矛盾隐患,柳州森林公安机关立足从被动应对转变为主动作为,总结提炼出“数据赋能+规劝+自首”的工作法,实现了抓捕方式由“被动抓”向“主动到”、从当事人“对抗”到主动“投案”的巨大转变。
2023年6月,柳江区发生1起毁林扯苗破坏生产经营案。该案是一起处置了多年的涉林纠纷引发的案件,由于时间跨度长、涉案人员多、组织框架密、犯罪手段隐秘,给侦办工作带来了难度。案件发生后,公安机关坚持“全环节、全要素、全链条”打击思路,立即启动工作法,依托警种主侦、县区提级协同,很快掌握了覃某四等主要犯罪嫌疑人煽动他人集资26.4万元有预谋的实施毁林犯罪的事实,仅用2天时间,成功抓获3名主要犯罪嫌疑人,劝投15名犯罪嫌疑人。
通过进一步循线深挖,用时3个月,共抓获犯罪嫌疑人124人,成功捣毁这个在当地影响恶劣的犯罪团伙,有效震慑了违法犯罪行为。“数据赋能+规劝+自首”工作法的推广运用,使公安机关实现了以最小警务代价取得最大执法成果的新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