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每一个家庭中,人员走失都是一场令人揪心的危机,而每起走失警情,都承载着群众信任与家庭希望,考验着公安的责任担当。2023年,赤峰市公安局率先打造“走失人员查找中心”,以“快速响应、精准研判、多警联动”的模式,为无数家庭带来希望。截至目前,中心累计高效处置警情2600余起,成功找回2243人,挽救283名轻生者,赢得各界好评。2024年,中心荣获“全区学习雷锋活动先进试点”,试点经验在多家权威媒体上刊登推广。
一、接报即查、秒级响应,始终把“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记在心上、扛在肩上
赤峰市走失人员查找中心以习近平总书记“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指示为指引,严格落实公安部相关规范和规则,聚焦“专业+机制+大数据”模式,发挥“一市一台”110接处警优势,高效运转“情指行”一体化机制。面对走失警情,中心遵循“接报即查、秒级响应”原则,迅速启动多警种合成作战,联动蓝天救援队等力量,争分夺秒保障群众生命安全。
2025年2月9日0时37分,周某报警称其妻子方某某醉酒后失联,由于事发地位置偏僻,且方某某步行离家,寻找难度很大,走失人员查找中心持续开展轨迹研判,3小时后,民警成功在一处路边找到方某某,有效防止了方某某因酒后失温引发生命危险。
二、上下联动、标本兼治,坚持把“枫桥经验”“浦江经验”融入日常、做在平常
近年来,未成年人因家庭矛盾导致的离家出走、走失问题日益凸显,如同阴霾笼罩在众多家庭之上,也深深牵动着赤峰公安的心。在2025年“元旦”“春节”期间,正值学生寒假,家庭矛盾进入高发期。赤峰市公安机关敏锐洞察,紧密结合“化解矛盾风险维护社会稳定”专项行动,深入践行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浦江经验”。一方面,成功找回了30余名未成年走失人员,让他们重新回到家人的怀抱;另一方面,大力开展“百万警进千万家”活动,积极深入到每一个家庭中,用心倾听、耐心调解,全力推进未成年人与家长之间的矛盾纠纷化解工作,化解率达100%的优异成绩。
2025年1月1日,巴林右旗两名未成年学生周某飞、魏某航因家庭矛盾离家出走。因正值“跨年夜”,治安情况相对复杂,未成年人发生危险的可能性较大。赤峰市走失人员查找中心快速响应,启动失联人员查找机制,市、旗两级高效联动,采取“科技+人力”的方式同步开展工作,最大程度提升失联人员查找工作效率,成功将两名未成年找到。
三、为民无疆、让爱团聚,不懈把“多警协同、区警协作”用于民生、赢取民心
赤峰市公安局在走失人员查找工作上不断探索创新,早已立体构建起市县贯通、多警协同的工作机制。为了进一步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赤峰市公安局走失人员查找中心始终保持着积极进取的姿态,坚持干字当头、担当作为,以开放的胸怀和合作的精神,积极主动与外省市公安机关开展区域警务合作,不断拓展走失人员查找的“朋友圈”,全力打造“无边界”的走失人员查找工作体系。截至目前,中心已成功找回跨省走失人员40余名,让“人民公安为人民”的庄严承诺不再是一句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让每一个人都能真切感受到公安力量的温暖与守护。
2025年1月14日,赤峰市公安局走失人员查找中心接到北京警方的协查请求。一名患有抑郁症的安徽籍冯姓女子因家庭矛盾负气出走,进京后与家人失去了联系,并且已经购买了北京至赤峰的高铁车票。接函后,赤峰市公安局走失人员查找中心立即启动合成作战。在接下来的数个小时里,工作人员不间断地进行研判分析,终于在1月15日11时许,民警在走失人员查找中心的实时支撑下,成功与冯某某见面,并第一时间通过区域警务协作平台通知了冯某某家属。这一刻,跨越千里的担忧与牵挂终于化作了安心与欣慰,也再次彰显了“多警协同、区警协作”的强大力量。
岁月不语,警事暖心。赤峰公安以机制创新为钥匙,破解了一个又一个走失人员查找难题;以科技赋能为翅膀,提升了服务群众的温度与高度;以忠诚坚守为基石,践行为民担当的初心与使命。未来,赤峰市公安局走失人员查找中心将继续在市局党委的坚强领导下,秉持着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使命,在实战中不断充实和完善走失人员查找工作机制,严格按照人员走失类警情“一刻不误、一人不漏、一查到底”的工作标准,全力以赴为民排忧、为民解难,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赤峰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