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垦区公安局自开展“两阳”工程以来,黑龙江省垦区公安局红兴隆分局清河派出所深入贯彻“两阳”工程建设实施方案,立足辖区实际,精准关爱帮扶“两阳”工程服务对象、服务人群,特别是辖区“一老一小”弱势群体,把公安机关对弱势群体的关怀和温暖送到群众的心坎上。
1月20日,还有八天就过春节了,清河派出所的包片民警们深入91岁的郑某桃老人家,将水果、蔬菜、牛奶等生活物资送到老人手中,因老人患有脑血栓等疾病,生活不能自理,其儿子无固定工作,长年照顾老人起居,民警得知老人为高龄补贴、社区医疗的事尚未落实而烦恼时,民警迅速联系八五三农场社区卫生院,带领医护人员到郑某桃老人家建档立卡,定期为老人进行体检,民警利用手机为老人拍照,上传图片,帮助老人办理高龄补贴相关手续,以实际行动帮助老人解决实际困难。
清河派出所的民警结合“百万警进千万家”活动,深入辖区孤寡老人、留守儿童家中,为他们送上挂面、水果、牛奶、书包等慰问品,帮助困难家庭免费安装一氧化碳报警器,讲解预防一氧化碳中毒知识。走访中,民警开展安全隐患排查,讲解防火、防盗、防诈骗知识,指导群众查找身边潜在的安全隐患,规范用火用电用气行为,提醒群众加强个人信息保护,牢记“十个凡是”和“三不一多”原则,切实增强群众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民警在辖区走访中得知:居民马某龙患有进行性肌肉萎缩病症,已瘫痪在床20余年,父亲长年照顾其起居,一家人仅依靠其祖母的微薄工资艰难生活,为满足马某龙过一次生日的渴望,民警在马某龙生日当天,将精心准备的蛋糕、果蔬、牛奶等礼物送到其家中,为马某龙送上生日祝福,马某龙倍受感动,感激的泪水夺眶而出,他紧紧握住民警的手,对公安机关的关怀关爱表示感谢。
民警深入辖区陈大爷家,因陈大爷夫妇体弱多病,儿子又罹患直肠癌,秋收农忙时节家中缺少劳动力,地里的粮食如何才能及时收获成了老人的烦心事,民警靠前一步、主动作为,跟随陈大爷一起收割、装袋、搬运、脱粒,历时6个小时的不懈努力,陈大爷家的粮食终于颗粒归仓,看到陈大爷老二口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容,民警顾不上歇息转身离去。
民警深入辖区敬老院,与工作人员一起包饺子,让老人品尝幸福感满满的“饺子宴”。民警仔细询问老人的身体状况、生活情况,让老人们感受到亲人般的关爱与温暖。民警现场开展反诈宣传,叮嘱老年人防范“保健品”“祖传秘方”等骗局,加强个人信息、银行卡密码保护,面对陌生电话、短信,做到“不听、不信、不转帐”。
在服务辖区群众中,清河派出所的民警把留守儿童、困难群众、留守老人的需求放在首位,因家中子女或父母常年在地打工,老人和孩子存在亲情缺失等现实问题,所长鲁琦生同志转变工作思路,推进大数据实战应用效能,并且积极与农场和社区沟通,争取农场扶持资金,免费为老人家中安装摄像头,并与老人子女取得联系,双方通过视频连线的方式进行沟通,使子女可以及时发现老人动态,给老人、儿童带来情感慰藉,受到辖区群众的一致好评。
民警深入留守儿童高某晴家,为孩子带去民辅警赠送衣物、文具等物品,民警鼓励孩子克服困难,珍惜光阴,发奋学习,将来学业有成后报答爷爷奶奶的养育之恩。同时,民警辗转与高某父亲取得联系,告知高某近况及亲情缺失等现实问题,从情、法、理等多个角度对高某父亲进行教育,在民警的努力下,高某父亲主动履行抚养义务,每月给孩子转账500元生活费,并适时与高某视频通话,有效改善高某晴的生活状况和亲情渴望。
在服务辖区群众中,清河派出所民警将“两阳工程”与“护苗行动”有机融合,针对失学、辍学、退学及存在心理异常等学生家庭进行走访,针对学生现实表现研究制定有针对性的帮扶策略。同时,民警带领特定对象深入辖区“两阳”家庭,开展“场景式+情景式+体验式”的教育服务,使特定对象思想深处受到教育,促进其思想行动转化,实现对特定对象管控长效长治。
清河派出所开展“两阳”工程建设中,帮扶朝阳人员11人,其中留守儿童4人,残疾儿童1人,单亲2人,有轻微违法犯罪3人,家庭困难1人。帮扶夕阳人员16人,其中失独老人1人,贫困老年人10人,空巢老人5人,有效提高辖区群众对“两阳”工程的知晓率、辐射力,凝聚“警校家”、“警社家”等共建力量,延伸社情民意感知触角,在“两阳工程”中,辖区的老年人和未成年人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增强了民众的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