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守护万家灯火,书写平安答卷。2024年,崇左公安始终把“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促发展”的责任扛在肩上,抓在手里,广大民辅警勠力同心,忠诚履职,用热血与忠诚守护万家灯火,用奉献与拼搏收获群众口碑。
民之所盼,我必行之。即日起,“崇左警方”推出“向人民报告”专栏,集中展示崇左公安2024年工作成效。
冠斑犀鸟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历史上在广西曾广泛分布,但在上世纪末其种群的繁衍却出现了瓶颈,少量幸存的冠斑犀鸟分布在西大明山及其周边的常绿阔叶林区。经过林业部门和森林公安数十年的努力,这个物种以种群扩散的方式重新出现在社会公众面前。“2024年,西大明山保护区内,工作人员发现一个冠斑犀鸟巢穴,不久后,3只小冠斑犀鸟相继飞出。一窝成功哺育3只,非常罕见,说明冠斑犀鸟保护已取得初步成效。”广西陆生野生动物救护研究与疫源疫病监测中心研究员阙腾程喜悦地说。良好的生态环境,丰富的动植物资源,离不开公安机关及其他部门的共同守护。近年来,崇左公安坚持以防为主、以打为要、以治为基,多措并举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维护生态平衡,为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统筹谋划 有序推进
“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就是守住祖国南疆经济社会发展的安全线。”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市副林长朱园春表示。
崇左市拥有丰富的林业资源,全市森林面积1038.89万公顷,森林蓄积量6453.24万立方米。2024年前三季度,全市林业一产总产值36.59亿元,绿色已成为崇左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
崇左公安紧紧围绕生态效益大局,积极作为。在部门协作上,崇左公安与林业、自然资源、检察院、法院等相关职能部门紧密配合,建立并不断完善联席会议会商等机制。通过强化各部门间的优势互补,提升整体协同作战能力,实现了生态领域联合执法的常态化。各职能部门依据机制安排,定期开展联合行动,形成强大的执法合力,对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形成有效震慑。
在推动执法衔接方面,崇左公安与检察院、法院联合出台生态领域打击犯罪、检测鉴定等指导意见。这些意见的出台,进一步明确了各环节的工作标准与流程,实现了行政处罚与刑事打击的无缝对接,让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得到应有的惩处。此外,崇左公安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利用“专业+机制+大数据”模式,对涉生态环境案件实施“要案专办、大案联办”的一体化侦查打击模式。通过精准打击,有力遏制了涉生态环境违法犯罪活动的发生,全力守护崇左绿色家园。2024年,为更好地推进森林资源保护工作,崇左市相继召开森林资源保护重点工作推进会、专项行动部署会以及工作协商会议等各类专题会议10余次,各部门共同商讨、统筹谋划,对工作进行细致部署,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为崇左的生态安全提供了坚实保障。
专项部署 以打开路
“没想到这么快就被你们抓住了。”面对“从天而降”的民警,已经逃匿了近半年的犯罪嫌疑人何某只能乖乖束手就擒。何某是“2024·6·4”走私珍贵动物、珍贵动物制品案的主犯。该案于2024年8月13日被自治区公安厅列为“昆仑2024”专项行动第二批涉林挂牌督办案件。崇左公安凭借坚定的决心和高效的侦查能力,截至2024年11月29日,成功打掉这一走私团伙,抓获包括何某在内的4名犯罪嫌疑人,缴获滑鼠蛇654条,涉案价值近20万元。该案是崇左公安在以打开路策略下取得显著成效的典型代表。崇左公安始终将目光聚焦生态环境领域的突出问题,秉持对涉林违法犯罪“零容忍”的态度,持续保持高压打击态势,深入研究涉林违法犯罪以及走私珍贵动物、珍贵动物制品的发案规律与特点。在此基础上,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组织开展一系列专项严打行动。一旦发现违法犯罪线索,立即展开雷霆打击,绝不姑息迁就。在实际工作推进中,崇左公安以“夏季治安打击整治”“昆仑2024”“清风2024”等系列专项行动为有力牵引,对收集到的违法犯罪线索进行精准研判。通过抽丝剥茧、深入挖掘,实施深度打击,让违法犯罪分子无处遁形,在社会上形成强有力的震慑效应。2024年以来,全市公安机关共立涉林案件192起,破案252起,抓获犯罪嫌疑人360人,移送起诉315人,通过执法打击,缴获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象牙制品珠子串链55串(重6.13公斤)、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画眉鸟168只、珊瑚鸟253只、国家二级保护植物金毛狗蕨共99袋(重4吨)、红耳鹎鸟187只、眼镜蛇303条,蛇蛋13516枚。在森林火灾案件侦办方面,全市森林火灾案件立案5起,较2023年同期立案30起下降了83.33%;破案5起,破案率100%,与2023年同期70%破案率相比,实现了大幅提高。这一系列成果,有力维护了崇左市的森林生态安全。
科技引领 多措并举
2024年9月,宁明县“略虎山”发生一起滥伐林木案,由于该案案情重大,被列为自治区公安厅督办案件。崇左公安高度重视,成立专案组下沉到宁明县参与该案的侦办。针对案件发案时间距今较远、涉案人员较多、涉案地块面积大等情况,专案组紧盯案件侦查关键要素,及时调查取证,查清了该案的事实证据。犯罪嫌疑人胡某、黄某等人很快相继落网,该案成功告破。经调查查明,黄某在未取得《林木采伐许可证》的情况下,私自雇请人员对“略虎山”林地上的树木进行采伐,数千株林木被砍伐。“宁明‘略虎山’滥伐林木案能够成功告破,无人机巡逻防控模式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正是无人机在日常巡逻中,敏锐地捕捉到了异常情况,为我们提供了关键的案件线索。”谈及案件的侦破过程,办案民警感慨万千。崇左市森林面积辽阔,山峦起伏,沟壑纵横,传统的巡逻防控方式面临着诸多难题。为破解这一困境,崇左公安积极联合相关部门,在保留传统的“车巡+步巡”模式基础上,增加了无人机巡逻防控模式,双管齐下开展巡山工作。对于地理环境复杂的区域,无人机凭借其灵活便捷、视野广阔的优势,进行全方位的空中巡查。无人机拍摄的高清画面通过实时传输系统,第一时间传送到地面巡护人员手中的终端设备上。这种地空配合的巡逻模式,有效解决了民警巡山护林过程中面临的环境复杂、巡逻路线长、覆盖面广以及存在巡逻死角等实际困难。一旦无人机发现可疑区域,地面巡逻警力便能迅速精准地前往检查,从而及时发现被盗伐或滥伐的林木线索,为后续案件的侦破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加强巡护 守住古树
“老钟,咱们这次去广西弄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陇呼片区巡山,得去蚬木王那儿查看一番。”每回开启巡山任务,崇左市公安局弄岗保护区派出所副所长陆平总会第一时间招呼民警钟强,一同与保护区工作人员到国家一级保护古树蚬木王的所在地,对其进行悉心看护。这棵古树已经有2300多年的树龄,树高48.5米,树冠直径28米,覆盖面积超过800平方米,是广西也是华南地区最古老的蚬木,入选中国85株最美古树之列。目前,崇左共有古树名木17845株,名木7株,木棉树36.05万株。崇左公安认真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崇左市保护古树名木以及木棉树等森林资源的部署要求,以开展打击整治破坏古树名木违法犯罪活动为抓手,扎实开展古树名木、木棉树的保护工作。2024年7月,崇左市公安局牵头联合市林业局、市住建局共同印发了《崇左市打击整治破坏古树名木违法犯罪活动“春风2024”专项行动工作方案》,针对古树名木全面落实专项保护措施。通过建立“一树一档”“一树一策”保护机制,明确公安机关协同保护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层层压实责任,扎实推进县(市、区)公安局(分局)、基层所队、责任民警以及村委干部挂牌保护措施,让专项保护工作从“纸面”落到“地上”,切实守护好每一棵古树名木。在强化保护措施的同时,崇左公安毫不松懈对破坏古树名木违法犯罪的严厉打击。近年来,崇左公安共立破坏珍贵树木树蔸、古树名木刑事案件12起,成功破案10起,缴获国家一级保护植物苏铁350株,抓获犯罪嫌疑人14人。其中,扶绥县森林警察部门发起的“9·5”危害国家重点保护植物案尤为引人注目。这起案件中,犯罪分子通过网络销售国家重点保护植物,性质恶劣。扶绥县森林警察部门深挖线索,发起全国集群战役,向1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发起线索核查,极大地扩大了案件影响力。最终,该案成功收缴国家二级保护植物苏铁212株,抓获犯罪嫌疑人3人,彰显了崇左公安守护古树名木、捍卫森林资源的坚定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