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内蒙古自治区准旗公安局情指中心深度研判分析问题症结,推动风险隐患源头防范化解,做到一事一策、动态清零,确保早发现、早预警、早化解、早处置,不断开展风险评估,推动源头化解、落地稳控,有效预防了重复警情背后的潜在风险隐患,全力将110建设为群众最信赖的“生命线”,有效提升服务群众、打击犯罪的社会治理效能。今年以来通过四项机制共整治重复警情206起,11月份共接有效报警4492起,环比下降5.4%。刑事立案36起,环比下降40.9%,侵财案件立案17起,环比下降59.5%,电诈案件立案2起,环比下降76.9%;行政受案128起,环比下降44.6%。
建立“查、转、盯”三同步机制
一是查清底数。充分发挥情指中心职能作用,对2023年以来的同一电话(同一报警人)、同一地址、同一事件重复警情按矛盾纠纷、恶意报警、涉精神病人、涉警等进行全面梳理、深度研判,确保梳理到每起警情,今年以来共梳理同人多次报警203起,其中同人报警次数最多达12次,同一地址重复报3起。
二是及时转办。在梳理出重复警情的同时,对照警情类型做好分级分类,建立重复警情统计表、重点盯办警情等基础台账,第一时间指令属地派出所,分层评估、分类处置、分时段动态清零。今年发布盯办通报8份,整治重复警情206起,同一地址、同一事重复报警相比上一年下降25%。
三是全程盯督。建立重点任务清单并进一步明确责任单位、完成时限,对账销号,确保重复警情“件件闭环、件件化解”。今年以来三级督办,督办警情整治206起。
建立“内、外、分”三联动机制
一是做好内部联动。情指中心负责梳理涉及家庭、婚姻、感情、暴力、邻里、债务等纠纷和扬言个人极端等敏感重复报警,治安大队负责矛盾纠纷类重复警情排查,刑侦大队负责案件类重复警情排查,督察法制大队、机关纪委负责督办落实情况,由派出所具体落实开展工作,力求第一时间化解风险。今年化解上述纠纷200起。
二是做好外部联动。将重复警情治理纳入社会治理,明确“党政牵头、公安主抓、部门配合、闭环回溯”的重复警情治理原则,完善人员风险研判机制,推动党政融合联动,对不托底的人纳入视线管控;对于超出公安管理范围且情况复杂未化解的矛盾纠纷,以公安“函”的形式报属地苏木、镇,做实隐患通报和多元化解机制,严防风险落地成害。发函5份,化解200余起案件。
三是做好分类联动。对重复报警类矛盾纠纷成立调解小组,根据职责分工、事发诱因、风险等级等要素,强化分类预警,分别组织专门力量稳妥开展化解工作。同时,积极推动党政发力,对排查出来的高风险警情开展闭环回溯,着力推动重复警情治理工作向纵深开展。
建立“快、闭、研”三处置机制
一是健全快速处置机制。进一步规范派出所110接处警流程和民警执法行为,从接报警源头上对110接处警和自报警情3次以上的(同一事件)重报警情,及时研判、配强警力、迅速介入、快速到位,见人见底,并同步开展宣教,推动矛盾纠纷及时化解。
二是健全闭环处置机制。对交办流转给派出所的重复警情,明确处置单位在3个工作日内反馈,跟踪盯办形成工作闭环,下发《整改情况书》,将落实情况由属地派出所签字盖章直至完成;
三是健全研判处置机制。对接警中排查出的警情详细甄别、梳理,从单一的警情登记到接警日期、报警电话、报警人姓名、警情内容、历史报警情况、推送情况(指令编号、推送部门)、矛盾纠纷化解情况等,健全完善重复警情台账,将重复警情以公安函的形式推送乡镇街道,严格落实“一事一策”,最大限度搜集汇总风险警情线索,形成完整的证据链,做到动态掌控,为防范风险化解奠定基础。
建立“教、培、质”三提升机制
一是狠抓思想教育。始终坚持把队伍教育管理融入日常、融于工作生活,以教育实效为立足点和出发点,把集中教育与经常教育、普遍教育与个别教育、自我教育与帮助教育、正面引导与反面警示等有机结合,切实提高民警、辅警思想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
二是狠抓技能培训。狠抓业务技能和警务技能的训练,开展接处警专业知识、警单录入操作应用、信息材料的收集等技能训练,努力提高民、辅警整体素质,队伍的整体战斗力持续加强,对危及公共安全、人身安全或者财产安全迫切需要处置的紧急报警、紧急求助,110报警服务台迅速下达处警指令,对非紧急求助、纠纷、咨询等,耐心答复报警群众并做好解释和引导工作,有效提升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和执法公信力。
三是狠抓工作质效。立足110接处警工作特点,结合实际,结合“四赢”工作法,深挖根源持续做好接处警问题查摆,突出重点强化整治,提升整体工作质效,认真解决队伍管理“庸懒散”、对待群众“冷硬推”等问题,确保改进队伍纪律作风、增强服务意识、改善队伍形象、强化管理监督、拉近警民关系,110接警队伍发展稳定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