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警察网讯 2022年,内蒙古自治区鄂托克旗公安局在上级公安机关、旗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以党的十九大及历届全会精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刻把握“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深入践行“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总要求,在强党建、重打击、提服务、促改革、暖警心方面持续发力,突出特色亮点,全面推动鄂托克旗公安事业跨越式发展,为服务全旗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维护社会大局安全稳定、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作出了积极贡献。一年来,鄂托克旗公安局先后被评为全区公安机关执法示范单位、全区三八红旗集体、全区优秀公安局和全市文明单位标兵。
一、发挥党建引领“驱动力”,擦亮品牌创建,基层党组织发展焕发生机活力
党建引领学习方式,让教育实起来。深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组织开展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党员政治轮训、学习研讨、专题党课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学习会等累计50余次。坚持创新党建活动载体,搭建“电梯视频”终端、大楼“寻呼广播”、内网网页弹窗及微信公众号四个党建学习教育平台,推出“扫码学四史”,开展“微党课”“主题党日+X”“钉钉平台直播课”等活动,不断扩大学习教育覆盖面,达到学以致用。
党建引领设施建设,让阵地活起来。坚持以“标准化、规范化、功能化”阵地建设作为强党建、强支部的着力点,在110指挥中心打造集“听、看、展、学、读、会议”六大功能需求为一体的多功能党建活动室,有效提升基层党建工作的科学化和实效性,助推党建工作标准化、规范化、创新化发展。自今年党建活动新阵地建成以来,已开展各类主题党日活动70余次。
党建引领品牌打造,让支部强起来。坚持理念先行树品牌、目标导向建品牌、协同推进育品牌,创新提出“12345”党建工作法,做实“党委品牌+支部特色”,构建“1+1+23”党建工作新格局,全面推进 “一支部一品牌”、“最强党支部”创建活动,进一步激发公安机关党建工作活力,推动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相互促进。目前,已被公安厅评为“最强党支部”5个,被评为市级“最强党支部”示范点1个,被评为旗级“最强党支部”6个,被评为旗级“最强党支部”示范点2个。
二、勇当打击犯罪“尖刀兵”,精准打击防范,平安法治鄂托克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高压严打违法犯罪行为。今年以来,立案侦办刑事案件数量同比下降38.6%,破案率同比上升32%,八类严重暴力犯罪案件发14起破14起,破获命案1起,继续保持了2001年以来现行命案全破的纪录。受理查处行政案件1647起,行政处罚691人。高效推进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工作,抽调60名精干警力成立6个线索核查工作小组,破获涉生态环境类案件7起,抓获犯罪嫌疑人8人,累计涉案金额1161万元,均移送起诉。全面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圆满完成了党的二十大安保维稳工作,深入开展夏季治安整治“百日行动”、“双清双打”等专项行动,常态化开展夜查行动,最大限度屯警街面,累计抓获网上在逃人员47名,有效清除了治安隐患。深入推进缉枪治爆,共收缴枪支35支、各类子弹2152发、炸药14.73公斤、弩6把。创新构建全民反诈新格局。提出防范打击电信网络诈骗“三制防治法”,建立“五个一+二”宣传机制,推出“六个一”宣传模式,建立“3+N”全民反诈微信矩阵,联合全旗108个成员单位,建立反诈微信群3069个,张贴、发放宣传品30万份,发布预警通报64期,制作反诈宣传短视频232个,点击量超400万次,全旗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同比下降78.7%,承办了全市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现场会,先进经验在全市推广。
三、担当为民服务“店小二”,坚持多措并举,警民关系和谐融洽展现良好风貌
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积极探索创新巩固脱贫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机制,切实巩固帮扶点苏米图村脱贫攻坚成果,全面助推乡村振兴。2022年,慰问脱贫户、困难老党员、残疾大病户共7户给予慰问金7000元,提供入冬取暖解决29吨炜煤,资助2户残疾户改善安全住房建设资金7万元,资助2户大病户支付看病费用1万元,倡议全局民警辅警抗旱捐款3万余元,协调企业捐款19万元,协助村两委发放政府下拨救灾玉米187吨价值49.9万元,与村委会开展合作共建提供帮扶资金1万元,推进村集体经济持续增收,村民收入持续增长。坚持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以深化“放管服”改革为重点,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召开“开门纳谏”座谈会、恳谈会20次,征求意见建议118条,全部进行了整改。创建“1+1+N”警企沟通机制和“2+8”企业标准化服务模式,依托乌兰镇、棋盘井镇两地政务服务中心和辖区8个基层派出所建立标准化服务窗口,推广实行“一窗通办”“全程网办”“节假日预约服务”“企业审批服务绿色通道”等举措,高效、方便办理205项公安业务审批事项。受理并及时办结涉企行政案件35起,破获盗窃企业电缆犯罪3起,为企业挽回经济损失50余万元,有效推动全旗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受到辖区群众和企业一致好评。持续推进“枫桥经验”落地生根。创新提出了农牧区基层派出所矛盾纠纷多元化调解工作思路,建设一支网格化的“枫桥安睦隆”纠纷调解团队,不断深化完善覆盖全域的“警调衔接”、“警律联调”等多元化矛盾纠纷化解机制,实现了新时代“枫桥经验”在农牧区派出所的落地生根。苏米图苏木派出所基层矛盾纠纷化解处置工作法已取得了成功实践,多年来调解成功率达到95%以上,在荣获全国首批100个“枫桥式公安派出所”之一后,今年5月又被公安部评为全国公安机关爱民模范集体。常态化推进疫情防控工作。启动全旗19个疫情检查站,查验过往人员、车辆,对来自中高风险地区和重点地区的人员落实了防控举措,严格落实保供车辆“点对点”运输、闭环管理措施。组建了155人的“三公”流调队伍、54人公安研判组,全面落实流调工作要求,核查疫情线索6万余条,扎实抓好疫情防控工作,全力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四、牵住公安改革“牛鼻子”,探索创新驱动,公安事业蹄疾步稳实现跨越发展
大力推进公安信息化建设。建成大数据合成侦查中心、执法管理办案中心、大监督中心、智慧警务数据中心、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中心,横向协同配合、纵向高效联动,实现了对案件办理、涉案财物管理、执法办案、值班备勤等各项公安工作全流程、全覆盖的监督管理,形成了打击犯罪、维护稳定、服务群众的强大合力。深入推进基层派出所“两队一室”警务机制改革。将乌兰镇派出所列为重点建设单位,通过做“精”综合指挥室、做“实”社区警务队、做“强”案件办理队,推动基层社会治理能力提质增效。同时乌兰镇派出所积极探索建立无人机飞行队,通过空中巡航辅助“两队一室”开展工作,有效破解空间与地域的限制,确保辖区突发紧急情况快速反应、迅速出警,进一步提升了辖区管控能力和水平。构建大监督工作格局。推行“1+6+12”大监督工作模式,实行123工作法,建立惩防机制,设立“犇马席”、“蜗牛席”,倒逼各部门正视问题、查找差距、靶向治疗。同时积极探索“数据模型+网上督察”技战法,发挥“网上督察战略支撑点”作用,推进公安各项工作蹄疾步稳。
五、按下从优待警“加速键”,推出惠警举措,警察之家暖警温馨展现动人画面
配套升级警营文化设施。不断完善职工之家、文化长廊墙、警营文化设施,建成拥有5300余册图书的阅览室、配套齐全的健身房、瑜伽舞蹈馆、台球、乒乓球室、羽毛球场、洗衣房、警示教育观影室和公安融媒体中心,配齐配全相应警营基础设施设备,让“家”味更浓、警心更聚。完善辅警管理保障机制。深入学习贯彻《内蒙古自治区公安机关警务辅助人员条例》,印发《鄂托克旗公安局警务辅助人员制度汇编》,积极争取旗委、政府支持,全面落实薪酬、职业、激励三大保障,实现了辅警“五险一金”全覆盖。全面依法依规落实辅警休息休假、工伤病假、体检等待遇,协调为全体辅警购买了意外伤害、住院补偿等商业保险,缴纳人数达到了100%,组织243名辅警进行体检,并建立一人一档,实行健康管理动态跟踪。创新推出“2+7+3”考评晋升体系,扩大辅警考评晋升体系的覆盖面,最大限度实现全面、客观综合考评。强化表彰奖励激励警心。坚持以常态化表彰奖励、战时表彰机制为抓手,及时发现、挖掘、推荐、表彰一大批先进典型,大力弘扬公安正能量,形成“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今年以来,因工作突出表彰奖励99人,推出市、旗两级公安机关最美之星16人,获评市级表彰2人,荣获自治区级称号1人,获得全国性表彰奖励3人。风鹏正举正当时,砥砺奋进新征程。鄂托克旗公安局以实际行动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咬定目标、风雨兼程、勇毅笃行、争创佳绩,奋力开创新时代鄂托克公安事业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