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活动高位运行,给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带来巨大威胁,反诈预警工作在这种无奈的现实条件下对于减少人民群众的财产损失具有重大意义,但反诈预警工作受制于诸多现实因素的影响,还存在不少实际困难和短板亟需予以重视和解决。
反诈预警工作的现实意义
形势严峻必须预。目前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相关案件持续高发,不仅严重侵害人民群众财产安全,影响人民群众幸福感和安全感,而且直接引发群众对公安机关执法能力的不信任,严重损害公安机关的执法公信力。
回应期盼必须防。反诈预警劝阻工作能否有效开展落实,对于减少人民群众财产损失的效果直接、意义重大,是人民群众树立对公安机关打击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信心的热切期盼和现实需要。
减损挽损必须控。经民警见面预警劝阻后的绝大部分预警对象都能及时醒悟,及时阻断了被骗可能或避免了更加重大的财产损失。
现阶段存在的困难
工作协同配合差。缺乏完善的工作协同机制,没有将任务压实到各相关单位,致使其他相关单位潜意识里都认为打击治理电诈工作只是公安机关一家的份内之事。
预警核查难度大。受制于硬件建设现实,基层派出所在开展预警工作时无法使用96110专属号码或具有来电弹窗提醒的电话号卡,给预警劝阻工作造成极大的阻碍和不便。
预警劝阻效果差。许多预警对象在侥幸心理等因素影响下表现出死不悔改,不撞南墙不回头的偏执,对于公安机关的预警劝阻工作表现出相当程度的抵触和抗拒,拒不配合或是虚与委蛇。
反诈宣传质效低。宣传内容单一、枯燥无味的传统说教式宣传方式在相当程度上已经不能适应现实的需要,难以取得良好的宣传效果,也达不到反诈宣传的预期目的。
反诈预警工作的建议
做实协同机制,切实形成工作合力。压实各单位主体责任、完善协同配合机制,健全考评机制,统筹各单位推进反诈工作,打通各单位间的协同快速通道,切实形成工作合力。
探索工作方法,切实缓解基层压力。以更完善的硬件设备促进更高效率的反诈工作,鼓励各单位“因地制宜”探索适合本单位、本地区的反诈工作方法,以取得反诈工作成效最大化。
创新宣传形式,切实提升反诈成效。立足反诈宣传本质,探索、把握时下热点,通过创新性的方式来创作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反诈宣传作品,以此达到更广泛、更有效的反诈宣传效果。
锚定不同群体,开展精准反诈预防。分析近年来的涉诈案件和预警情况,针对不同年龄段、不同职业、不同群体,分类施策,精准防控,做到靶向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