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警察网讯 4月12日,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农垦公安分局将程某被诈骗8000余元交到其手中,望着失而复得的人民币,程某不禁失声痛哭。
这事还得从两个月前说起。程某是大兴安岭垦区一名本分老实的退休职工,平常靠着微薄的退休工资安稳度日。一天,闲赋在家的程某在微信群中看到兼职刷单赚钱的广告,想到老伴多病的身体,子女在外打工的艰辛,在此“机遇”面前,忍不住心中的悸动,做起了刷单任务。起初的任务确实让程某兴奋了好久,没想到自己退休了还能为这个家分担负担,挣钱补贴家用。在诈骗分子的诱导下,逐渐放下戒心,加大了刷单投入,最终被骗。农垦分局接到程某报警后,第一时间启动了合成作战,对其转账的银行卡进行及时止付。现代电信网络的发达,即为人民生活带来方便快捷,也为诈骗分子诈骗钱财得手后快速转移财产、隐匿身份提供了方便,这是一场时间的竞赛,这是一场智的决胜。在经过多方面调查取证、分析研判,民警最终成功锁定了犯罪嫌疑人,及时联系了外省公安机关,将犯罪嫌疑人成功抓获,帮助程某追回全部经济损失。
这只是农垦分局无数次为辖区居民追回经济损失的一个案例。仅2022年,农垦分局共接到辖区群众报警16起,成功止付金额450.7万,直接为辖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21.6万元。这一切得益于农垦分局顺应时代发展趋势,大刀阔斧进行公安改革,整合相关警种、资源、建立了“防范和打击电信网络诈骗一体化合成化作战中心”,不断完善电信诈骗预警、劝阻、见面,接警、处警打击链条,打开了垦区防范和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的新格局。
农垦分局“反诈中心”组建以来,始终坚持开展多维度持续打击整治电信网络诈骗,6月1日农垦分局协同大兴安岭农垦集团公司召开“警企协作,共创平安—大兴安岭垦区落实呼伦贝尔市打击打诈犯罪会议精神推进会”,社区民警积极与辖区网格员联手,着力构建全警反诈、全社会反诈新格局,坚决遏制电信网络诈骗多发、高发态势,有效的提升了指挥、打击、防范、管控、应急的综合能力水平。为加强电诈违法犯罪打击工作,农垦分局出台了《呼伦贝尔农垦公安分局防范和打击整治电信网络诈骗工作方案》,对机关部门和派出所责任进行细化,对劝阻举措重新梳理,打造预警下达、落地劝阻、反馈落实、工作督导的工作闭环新模式。完善了预警话术,强化了反诈专班与基层所队的沟通交流,不断完善针对刷单返利类、虚假贷款类、网络博彩类预警群体类别预警劝阻工作策略。对各种类平台推送预警信息,依托派出所和社区、连队网格,分级处置,从而实现从“弱提醒”到“强阻断”升级,有效提升靶向封阻时间和效率。
“再好的刀伤药不如不割口”,面对国内严重的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形势,农垦分局致力于防范在前,努力在诈骗分子与群众之间构建一张“防护网”,为了提高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有效性,分局通过联系当地企业及主动入户上门安装反诈APP等方式,及时为垦区居民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为了确保APP安装覆盖垦区,农垦分局购买了2000袋食盐,在辖区人员密集的广场开展了“我为反诈代盐”反电诈宣传工作新做法。通过安装反诈APP、听反诈宣传赠送“反诈盐”的新方法,继续推进反诈宣传和国家反诈中心APP下载工作,并向居民讲解本市及辖区案例,提高辖区群众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防范意识与甄别能力,保障垦区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有效的减少了电信诈骗案件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