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素有“三江之汇、六水之腰”美誉的“中国兰花之乡”兰溪,有一支守卫着城市南大门的交警队伍。他们担负着兰溪市上华街道和灵洞乡184.21平方公里土地上38个村社、9.53万人口以及G330、S313、金兰中线、1个高速路口、2个名胜景区的交通安全管理重任。
这支队伍就是兰溪市公安局交警大队城南中队,曾荣获集体三等功1次、“全省队伍正规化优胜交警中队”等荣誉称号。秉承“让每一位交通参与者平安早一分钟回家”的工作理念,城南中队以“事故少、秩序好、服务优、群众满意”为目标,立足本地特色,打造“红严兰警”党建品牌,在整合警力联动、强化科技赋能、优化便民服务等方面不断创新,助推农村交通治理驶入“快车道”,实现辖区道路畅行指数明显提升、群众办事满意度明显提高,守护一方百姓出行平安。
“四位一体”护航机制 守护道路畅安行
“一路10个信号灯,基本都是绿灯,畅行无阻,再也不用担心因为堵车上班迟到了。”家住上华街道马鞍徐村的徐先生说,自己每天驾车去金华上班几乎一路绿灯,而且路口视线通透,还有交警执勤,路边突然蹿出非机动车和行人的情况也明显减少了,出行非常安心。
交警大队城南中队围绕“公安大脑”建设,创新打造“精准指挥、信号绿波、铁骑巡查、整体联动”的“四位一体”绿波护航机制,通过精准配时信号灯秒数实现一路“绿灯”的同时,还加大了铁骑道路巡查频率,及时排查发现道路隐患,并主动对接相关部门第一时间进行封口除患,有效优化整体交通组织、管理跟进。“科技强警+巡逻防控”实现精准管控除隐患,辖区道路交通环境更加安全畅通有序。
每天旭日初升和夜幕降临之际,“红马甲”便准时上线了。城南中队充分整合社会力量,组建起“夕阳红帮帮团”、“交安学生志愿队”等11支志愿服务队伍,对迎宾大道沿线路口开展早晚高峰驻岗文明劝导工作,协助交警对发现的各类交通违法行为及时劝阻和纠正,并积极开展交通安全宣传,确保交通违法行为不上路。今年以来,迎宾大道重点路口交通参与者守法率达98%以上,辖区第三季度交通事故数同比下降31.82%,群众出行安全感不断提高。
“一窗通办”优质服务 便民利民更走心
“真的太方便了,在家门口就能全部办好了,为你们的贴心便捷的服务点赞!”10月20日下午,家住上华街道下杨村的余女士来到交警大队城南中队处理交通违法行为。余女士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从取号机上取号后,坐在大厅等候区等待处理。没一会儿时间,就轮到了她办理业务。
窗口工作人员为余女士处理好交通违法行为后,发现其驾驶证即将到期,经询问得知余女士已经在邮政“警医邮”网点进行了体检,但因有违法行为未处理因此未成功换证。“你不用来回跑,可以直接在这里一并办理。”随后,工作人员带领余女士来到大厅“浙里拍照”功能区拍摄了证件照,再联系兰溪市车辆管理所民警进行后台审核,迅速完成了驾驶证更换业务。
交警大队城南中队积极探索符合实际、行之有效的交管服务“一窗通办”模式,真正让辖区群众“只进一扇门、只取一个号、只排一次队”,把民生实事办好办细,持续提升便民利企服务水平,以优质公安交管服务助推辖区经济高质量发展。9月份以来,城南中队车驾管业务综合服务窗口累计办理各类业务340余起,辖区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不断提高。
联动调解“风过无痕” 矛盾纠纷不上交
“调解要有温度、有尺度、更要有风度,让当事人的负面情绪得到适度的释放。”交警大队城南中队指导员谢俊弘说,调解的目的是解决问题,让矛盾纠纷“风平浪静”,双方当事人真正满意了,才算是一次成功的调解。
10月17日下午,张女士驾驶小型轿车途经兰溪市扬子江路时与李先生驾驶的电动三轮车发生碰撞,所幸并无人员受伤,但车辆受损严重,双方就赔偿问题发生了争执。于是,谢俊弘带领当事人来到城南中队调解室,联动属地街道、保险公司相关负责人等开展多方联合调解。“大家都各退一步,别因为小事伤了和气……”经过民警的耐心说理和劝导,双方当事人最终达成和解,也解了心结。
近年来,交警大队城南中队深入解码新时代“枫桥经验”,秉持“人民利益无小事”的理念,打造“老谢调解室”,推出交警、法院、镇街、保险公司坐堂制服务模式,做到“坐下来就解决、站起来就握手、出门就微笑”,让群众的急难愁盼“件件有回应、事事有着落”,不断擦亮交管调解服务品牌,实现了调解更专业、工作更规范、群众更满意。
今年以来,城南中队累计调解各类交通事故矛盾纠纷650余起,化解成功率达90.18%,辖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