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见义勇为基金会组织31名见义勇为人员到医院开展专项健康体检。
今年以来,常州市金坛区见义勇为基金会以全面推进基层治理“儒林实践”为契机,以持续深化“警格、网格、义格”三格融合模式为抓手,促进见义勇为工作与基层社会治理“一个体系指挥、一张网络统管、一支队伍落实”深度融合,着力打造具有金坛特色的“义勇金盾”工作品牌。
深化“三格联动” 做强组织保障
金坛区见义勇为基金会依托区委政法委、公安分局、见义勇为基金会“三方联动”会商平台,组建工作专班,实地指导各乡镇街道“警格、网格、义格”一体化融合运作,及时研究重点事项、协调解决具体问题,共同建强镇级主阵地、做实村社前哨站、延伸网格微触角。
截至目前,他们结合“一支部一阵地一网格”建设,建成见义勇为工作站40个,见义勇为工作室49 个,将见义勇为工作者、见义勇为人员和志愿者充实到基层网格,完善社区民警统筹负责,网格长、网格员具体负责的见义勇为网格化服务管理机制,不断吸收社会力量,壮大基层网格队伍。
同时完善《见义勇为进网格活动实施方案》《网格员参与群防群治微信红包奖励办法》《“平安网格”之星(积极分子)评选办法》等制度,规范见义勇为行为发现、奖励、宣传、走访、志愿服务等工作,并从信息应用、人员管理、奖惩激励、培训考核等方面,促进日常规范养成。
建好“三个阵地” 推动高效发展
在乡镇层面,他们拓展综合治理中心功能,结合“一站式”群众诉求响应和矛盾纠纷调处化解,推动基层诉求问题解决与见义勇为信息流转一体化联动;在复杂区域,依托村社综合工作站,将见义勇为工作植入到日常基础工作和平安宣防,确保见义勇为信息采集、审核上报、表彰奖励及时高效;在重点网格,设立见义勇为工作室,结合矛盾纠纷、安隐患的源头发现和主动介入,延伸工作触角,倡导见义勇为、弘扬社会正气。
“我们打造金沙见义勇为主题公园和华胜见义勇为文化广场等特色阵地,以‘紫薇花、榉树、红飘带’特色LOGO,通过更新宣传标语、宣传展板、图文展现等形式,开展‘义起来、护平安’系列活动。”金坛区见义勇为基金会理事长黄祥生介绍,同时组织见义勇为宣传周,深化“义起来见证”见义勇为优秀视频征集评选等活动,全方位宣传展示金坛本地见义勇为人物事迹,传播见义勇为主题文化,让百姓看到身边的英雄,让群众感到“英雄并不遥远,就在我身边”
此外,以发展壮大“平安义警”队伍为抓手,充分吸纳小区保安、物业等群防群治力量,广泛发动参与见义勇为活动,主动收集和发现线索,开展公益宣传。“在此基础上,我们将见义勇为志愿者按居住地编入网格统一管理,努力确保见义勇为工作‘有人管事、有地议事、有章理事’。”黄祥生说。
深化“三项活动” 扩大品牌影响
金坛区见义勇为基金会组织网格“一长一警一员”和见义勇为志愿者,采取与企业社区共建等形式,对做到邻里守望相助、有见义勇为行为的,以微信红包形式给予一定奖励,鼓励群众自觉加入到见义勇为行列中来。“我们通过发动社区力量主动排查、提前组团干预,在妥善处置突发火灾事故、侵害未成年人等敏感案事件中,涌现出一批见义勇为积极分子。”金坛区见义勇为基金会秘书长戴洪林说。
与此同时,组织见义勇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定期到学校、广场宣传见义勇为事迹。利用强化“护学岗”值守等时机给学校师生和过往群众发放精心制作宣传卡片。在每周社区例会上及时向物业管理和保安人员宣读相关法规政策,将见义勇为精神传播到村(社区)的每个角落。联合走进河海大学,以宣讲会、读书会等活动为载体,大力倡导“见义勇为、金善金美”。
此外,建立有效的培训、激励和保障机制,将见义勇为长效服务工作落到实处,营造崇尚英雄、学习英雄、捍卫英雄、关爱英雄的良好社会氛围。今年以来,通过做好见义勇为优抚关爱、“一对一”志愿服务,为2名伤残见义勇为人员全额发放伤残抚恤费,解决基本生活问题;为26名为区见义勇为先进个人办理综合医疗保险,帮助解决住院医疗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