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交通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社会大局和谐稳定,随着人民物质生活的提高,车辆及驾驶人数量呈现爆发式增长,但交通安全依旧处于基础薄弱、隐患突出、事故多发的境地,交通管理安全治理机制和手段难以同当前严峻的交通形势相匹配。笔者就紧密结合四川省渠县工作实际,就如何推进交通安全综合治理作粗浅思考。
一、渠县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治理的基本做法
(一)动态排查,紧盯源头事故防线。坚持每月深入辖区客货运企业开展安全检查,从源头上扎紧隐患口子,严防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紧盯“两客一危一货”等重点车辆逾期未检验、未报废、违法未处理及驾驶人逾期未审验、未换证等突出隐患,持续推进滚动“清零”,切实将事故风险遏杀在苗头;建立道路隐患滚动排查制度,动态掌握道路隐患变化情况,并按照“一点位一方案”“一隐患一措施”要求,及时报请县人民政府责成相关部门进行整治。
(二)严管重查,提升路面安防能力。以路面为主场地,多处发力,全面净化道路交通秩序。通过分析研判交通事故发生时段、地段、车型、原因等重要因素,调整强化路面机动巡逻警力、方式、路段和时段,提高路面见警率和管事率,全减少管控盲区和死角,维护良好道路通行秩序。同时严查重惩酒驾、醉驾、毒驾、“涉牌涉证”、客车超速超员、货车超限超载、长安面包车非法营运等交通违法行为,形成有力震慑。
(三)宣教结合,营造和谐交通氛围。不断强化宣传攻势、丰富宣教形式、拓宽引导渠道,全方位抓好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作。组织警力深入辖区货运源头企业、有车单位、乡镇村社、群众家中,采取发放宣传册、宣讲解读法律法规、冬季行车常识、以案说法等方式,引导企业员工、车辆驾驶员、广大农村群众自觉遵规守纪、摒弃交通陋习。充分利用电视媒体、“双微一抖”等平台,开展各类整治动态及成效宣传报道,结合冬季道路交通安全形势和交通特点,及时发布辖区天气、路面情况和安全警示,引导群众合理规划、自觉守法、文明安全出行。
二、当前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治理存在的问题
(一)责任落实乏力,治理力度不强。少数部门和乡镇对该项工作不够重视,职能职责不够明晰,片面的认为交通安全是公安“一家之事”,联系配合不够紧密,工作没有形成合力,存在公安“独木难支”的怪象。
(二)机制不够健全,工作效能不显。由于各警种部门职能职责不同,机制制度没有健全,工作缺乏有效衔接,加之其他业务警种和派出所民警缺少系统性和专业性的交通管理业务培训,在日常的交通管理和违法查处中只能起到辅助作用。
(三)道路阡陌纵横,安全隐患不少。全县幅员辽阔,大部分道路处于临崖临水、急弯陡坡路段,安全隐患量大面宽,极易使“小隐患”演变为“大事故”。
(四)交通违法突出,宣传力度不够。群众的交通安全意识还有待加强,部分群众不遵守交通法律法规,随意横穿马路、逆行、闯红灯、超速、超载、无证驾驶、酒后驾驶、驾乘摩托车不戴安全头盔等各类交通违法时有发生,不文明的交通出行导致交通事故频频发生。
三、推动交通安全综合治理的探索和思考
(一)聚焦责任落实,全参与共担共管。要建立健全道路交通安全“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的责任机制,制定县、乡两级道路交通安全责任清单,严格落实“路长制”“道路警长制”要求,将责任“一竿子插到底”,确保交通安全工作落实到最小单元。要构建齐抓共管的责任体系,打破公安“单打独斗”的自我封闭,充分发挥县道安办牵头引领、统筹推进作用,督促各职能部门积极参与交通管理,落实监督检查、事故倒查等制度,定期通报交通管理工作进展,强化交管业务培训,常态化推进交巡联勤、交所联动,高密度布警、显性化用警,提升交通案(事)件的处置率,并依托“一村一警务助理”工程,加强农村交通安全综合治理。
(二)坚持全域协同,全方位共建共治。建立道路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和分级管控机制,聚焦重要时段、重点路段和事故多发点,常态化开展“拉网式”安全隐患排查,规范隐患排查基础台账,实行“一隐患一档”,对较大以上风险的安全隐患,认真落实“挂牌督办”制度,定期开展整治“回头看”,坚决遏制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发。要进一步规范、完善全县交通标志标识,对县、乡、村道与国、省交叉路口以及急弯、陡坡等危险路段、点位要按要求设置交通警示警告标志。对穿过城镇和城乡结合部的普通道路,各地要进一步明确管理职能职责,加强照明设施、信号灯、标志标线等道路安全设施的建设和维护。
(三)强化源头治理,全链条共抓共防。持续开展“减量控大”专项行动,联合运管、交通等部门严厉打击套牌、无牌、无证驾驶、酒后驾驶等违法行为,确保道路交通安全。持续加强群众聚会及学校周边道路管控,落实餐饮聚会组织者责任制,建立学校道路交通安全监管制度,并严厉打击学生酒驾醉驾、乘坐超员、非法营运等违法行为。要加强重点时段主题宣传和极端天气下的道路预警提示,持续完善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内容体系和渠道载体,加强新媒体矩阵建设及宣传联动,通过典型案例警示、违法查处现场直播等载体,增强曝光度,不断扩大宣传面,进一步强化广大群众守法意识,营造文明安全出行交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