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给城市建设的配套工程提出了新的课题。机动车流量的增加,人、车、路矛盾的日益突出,群众交通意识的淡薄,都给交通安全留下了隐患。特别是机动车乱停乱放问题,更是阻碍交通秩序和造成交通事故的一大顽症。因此,杜绝机动车辆乱停乱放,为经济的发展创造出安全、文明、畅通的道路交通环境是当前一个急于解决的问题。笔者结合实际,就此问题作以下粗浅的探讨。
一、城市路面机动车乱停乱放存在的主要表现
由于受城区建设的限制,路面机动车辆乱停乱放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三个方面:
(一)在学校门前,每逢刮风下雨或学校召开家长会等诸多时候,由于受场地限制,许多车辆随意停放在道路上。
(二)在商场、超市等购物场所,节假日或下班高峰,人们图购物方便,无秩序地在道路两侧停放车辆,影响道路通畅。
(三)在饭店、娱乐场所,以及汽车站、医院等公共场所,少数司机在等候乘客时,为抢揽生意,把车辆随意堵在路口,阻碍交通。
二、造成城区路面机动车乱停乱放的原因
(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汽车价格下降,极大调动了人民的购买力。据统计,机动车保有量以每年10%的速度递增。目前,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出行大部分被机动车辆取代,人、路、车矛盾日益严重。
(二)广大交通参与者交通安全意识淡薄,遵章意识差,车辆乱停、乱放、乱闯,机动车道与人行道混杂,影响城区交通秩序。
(三)交通安全配套设施不完善,城区固定的停车场所少,滞后于当前日新月异发展的交通道路的形势要求,致使车辆无序的停放。以上种种原因,是造成城区机动车辆乱停乱放的主客观原因,势必使本来井然有序的城区街道通行不畅现象时有发生,从而引发交通事故上升。机动车辆乱停乱放问题成为文明城市建设中的不和谐因素,也成为广大群众关注的焦点。
三、应对城区机动车辆乱停乱放的措施
(一)积极协调,取得支持。要针对机动车辆乱停乱放问题对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积极做好工作,努力取得各级强有力的支持,切实提高对整治工作的重视程度,建立与各部门协调联动的工作机制,协调有关部门大力研究解决薄弱环节和重点、难点问题,使之形成部门协调配合,社会联动,齐抓共管的重点工作。
(二)加强宣传,营造氛围。一要继续在中小学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活动,通过安全文明学校建设,把交通安全教育纳入中小学日常课程,定期对学生进行交通安全知识、交通法规的学习培训,使学生基本掌握安全法规,并通过学生使交通安全走进千家万户,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达到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的交通安全效应。二要加强交通安全社区建设。民警要经常深入到群众家中,发放宣传教育资料,广泛发动群众积极参与,动员群众学习交通法规和交通安全常识,增强交通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同时,在有条件的小区内,制作交通法规、安全常识宣传牌,增强居民遵纪守法意识,提高维护交通法规和做文明居民的自觉性。三要增加交通安全宣传覆盖范围,充分利用电视等新闻媒体,开办专题栏目,传播交通法规知识,报道工作动态,分析事故案例,提高广大群众模范遵守交通法规的自觉性。
(三)增加投入,完善设施。完善道路安全设施,在城市主要街道设置隔离设施,实行车、人分离,施划交通标线,实行渠化交通,增加道路使用率,提高车辆通行能力。此外,在学校、医院、饭店、车站等公共场所的主要街道两侧设置停车场站,在不具备条件的繁华街道两侧施划停车位,使机动车停车入场,停放有位,从源头上解决乱停乱放问题。
(四)重拳出击,强化管理。要加大城区执勤执法力度,调派警力强化城区机动车辆乱停乱放问题的源头管理,采用巡逻纠章、重点时间治理等机动灵活的形式,严格纠正各类违章行为。同时,为增强交管工作的震慑作用,集中优势警力,定期开展无牌无证、乱停乱放等严重违章行为专项治理整顿活动,对违章行为严管重罚,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发生。
(作者单位:四川省万源市公安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