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未成年人盗窃案件有所增多,预防和遏制该类犯罪需要更加重视。
未成年人盗窃犯罪的特点
结伙流窜为主、手段简单粗暴、低龄化趋势明显。
未成年人盗窃犯罪原因分析
家庭因素。家庭结构的残缺、家庭教育方式不当以及父母的不良行为是导致未成年人犯罪的重要原因。
学校因素。法治教育不重视,以致于这部分学生法律意识淡薄,法律界限不清,不了解自己行为的后果和严重性,对法律缺乏敬畏感。
社会因素。网咖、台球室、酒吧等文娱场所的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未限制未成年人进入消费。
对预防未成年人盗窃犯罪建议
聚焦犯罪前防范。通过经济预防、家庭预防、学校预防、社区预防等途径多维度消除不利于未成年成长的社会因素。
聚焦犯罪时打击。公安机关是打击未成人盗窃的犯罪行为的主责单位,通过强化部门联合、手段融合和技术支撑形成打击合力。
聚焦犯罪后矫治。未成年人重新犯罪具有更大的主观恶意和社会危害性,要落实未成年人犯罪后的矫治、帮教、关护等措施,构建一个由“政府主导、家校联动、社会协同”的运行机制,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