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邻里乡亲的,哪有什么化解不了的矛盾。”
两户村民因稻田水沟划分问题发生争吵,广西梧州岑溪市公安局糯垌派出所(合署)教导员林耀永带领警务助理迅速赶往现场,会同镇综治中心工作人员、司法干警、村干部和网格员,对当事人双方进行劝导,纠纷得到及时化解。
岑溪市公安机关聚焦“市县主战、派出所主防”职能定位,纵深推进“警格+网格”融合联动和多元共治模式,实施“田间警务”,充分发动群防群治力量,开展矛盾纠纷调解、安全防范宣传、治安巡逻防控等各项工作,全力播撒“平安种子”,为春耕生产、乡村振兴保驾护航。
“二次回访”让矛盾“不复燃”
围绕春耕期间农村矛盾纠纷特点,岑溪市公安局提前部署谋划,启动“田间警务”模式,以“百万警进千万家”“万名网格员排查化解矛盾隐患”等活动为抓手,常态化开展日常巡查和入户走访。民警辅警广泛收集村情民意,耐心倾听群众诉求,重点关注苗头性、倾向性、预警性信息,真正做到民情在网格掌握、矛盾在网格化解、问题在网格解决、服务在网格开展,将平安建设触角深入每个网格。
3月初,糯垌派出所接到辖区村民林大哥求助,请民警帮助调解他与邻居间的道路矛盾纠纷。林大哥与邻居陈大哥因小路旁的“田埂”归属及使用问题发生的矛盾纠纷有十多年了,两户人争吵不断,经相关部门多次进行调解,双方签了和解协议,可他们总觉得吃亏不认真履行协议。因林大哥在通往陈大哥家的小路边砌了一道围墙,双方再次发生争执。
糯垌派出所有着丰富调解经验的民警潘赞羽联合各职能部门的工作人员再次上门调解。其间,潘警官耐心地从情、理、法三方面循序渐进开导,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促成双方和解。
为保证矛盾纠纷彻底化解“不复燃”,案结事了“不留尾”,糯垌派出所启动警情“二次回访”工作机制。3月16日,民警联合村干部再次到林大哥家上门回访。
“潘警官放心吧,我们现在相处得很好!”两户人新硬化的小路和大家脸上的笑容,都在表明这一持续了多年的矛盾纠纷已经得到彻底解决。
自开展“二次回访”工作机制以来,糯垌派出所彻底化解的矛盾纠纷已达30余件。
走进千万家丈量“平安路”
为全力护航农耕生产,有效防范化解春季农村道路交通突出风险隐患,岑溪市公安局借力“百万警进千万家”活动,组织民警辅警走进乡镇村庄、田间地头,开展“美丽乡村行”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活动,进一步增强村民的交通安全意识,用脚步丈量出辖区“平安路”。
“大叔,春耕准备得怎么样了?一定要到正规厂家购买种子化肥,认准商标和厂名,看清生产日期。春耕农忙时候,涉农诈骗、交通事故多发、易发,一定要提高警惕……”3月15日上午,岑溪市公安局交警大队、大业派出所民警来到田间地头,向正在辛勤劳作的农户开展安全宣传,提醒其在购买农资产品、种子、化肥、农药时要提高识假辨假能力,增强防范意识,确保“安全备耕”。
岑溪警方各派出所还联合市场监管等部门深入农资市场开展巡查检查,严防假冒伪劣产品流入市场影响农产品质量和农民耕种收益。联合交警部门落实“交所合一”警务模式,在学校、集市、道路设点检查,纠正三轮车、拖拉机违法载人、无证驾驶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截至目前,警方共查处农村道路交通违法行为25起。
24小时巡逻点亮“平安灯”
针对农村地区基础设施相对落后,防范能力薄弱的特点,春耕时节,岑溪市公安机关延伸治安防范服务触角,把治安防范力量从乡镇向乡村、田间地头延伸,开启24小时巡逻模式,采取“集中+分散”“车巡+步巡”等巡逻方式,增强巡逻广度、密度,筑牢巡逻防控网,为人民群众撑起“保护伞”、点亮“平安灯”。
此外,各辖区派出所在地方党委、政府支持下,建成环镇、环村、环组、环边境、环企业五层科技防控网,组建镇、村、组三级巡防队伍,形成了“天上有技防、地上有人防”的平安守护模式。
3月14日,民警在辖区乡村进行日常巡逻,当车行至一桥底时,细心的潘警官凭着一双“火眼金睛”立即锁定一名形迹可疑的男子。经查证,该男子是一起案件的嫌疑人。民警随即将其抓获,维护了辖区的治安秩序。
乡村治,百姓安。岑溪市公安局坚持把“创人民满意公安”作为出发点,在群众“最盼”上见真情,在群众“最急”上动真招,在群众“最难”上下功夫。自开启“田间警务”以来,各派出所化解农村田地矛盾纠纷达80余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