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川省巴中市公安局巴州区分局江北派出所,所长李晓东是出了名的“熟面孔”。自2003年从警以来,他扎根基层22年,从梁永到鼎山、曾口再到江北,对派出所的各项工作门儿清。这些年里,他先后获评优秀共产党员、十佳科所队长等称号,荣立个人二等功1次、三等功3次,获嘉奖8次。在老百姓心里,比起这些荣誉,大家更认他实打实帮着解决的一桩桩事儿。
打击犯罪的“领头羊”:筑牢反诈防线,守好百姓“钱袋子”
面对电信诈骗案件多发的形势,李晓东急在心里,更落在行动上。他充分运用派出所综合指挥室功能,打出“线上+线下”反诈组合拳——既让防范意识深植群众心中,也让打击手段精准指向不法分子。
线上,他钻进辖区各类微信群、朋友圈发提醒、答疑问,累计接受群众咨询300余人次;线下,他带着社区民警辅警、社区干部开展“扫楼”行动,紧盯独居老人等重点群体,挨家挨户上门讲解防骗知识,把提醒送到家门口。
但光靠派出所的力量还不够。李晓东主动联系辖区银行,牵头组建“反诈联盟”,联合银行工作人员上门劝阻潜在受害者。去年6月,辖区张女士正准备向可疑账户转账,李晓东带着银行工作人员赶去劝阻。路上他们多次电话联系,可张女士坚称自己在做“刷单兼职”,完全没意识到被骗,甚至不愿见面。“坏了,肯定是被刷单返利套住了!”李晓东心里一紧,赶紧找到张女士家地址,冲进门用身边真实案例劝说。听完后,张女士后怕地直拍胸口:“李所长,多亏你们来得及时,不然我这辛苦钱就全打水漂了!”
除了靠“铁脚板”,李晓东更注重完善“专业+机制+大数据”警务运行模式。今年以来,在反诈中心、刑侦部门的指导配合下,他带领全所民警辅警加强线索研判,核查断卡线索50余条,开展诈骗预警劝阻100余次,成功劝阻止付金额达600余万元,切实为群众减少了损失。
人民群众的“贴心人”:化解矛盾、守护成长,把服务送到心坎上
作为全省首批枫桥式公安派出所,江北派出所在李晓东的带领下,深入践行“枫桥经验”,做实做细预防警务、主动警务,全力实现“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
辖区一小区曾因物业费和服务问题,导致业主和物业长期存在纠纷。李晓东带着社区民警辅警一次次跑小区,详细倾听业主诉求,又和物业分析管理问题。“我们不是不交费,是服务没到位啊!”业主们倒苦水;“费用收不上来,服务也难保障啊!”物业也有难处。他耐心倾听双方心声,既讲人情也摆法理,最终牵头组织业主成立业委会,让物业负责人和业主代表坐下来协商,拿出了合理合法的解决方案。不久后,小区物业和业主代表送来“为民办实事”的锦旗,感谢他用心化解了这场长期纠纷。
每到开学季,江北辖区中小学、幼儿园门口,总能看到皮肤黝黑的李晓东,他带着民警辅警守在“护学岗”,维持秩序、疏导交通,护着学生有序返校、离校。
不光守岗,他还当起了“老师”:给老师讲警示案例,提醒老师绷紧安全弦;为家长开设“家长学校”,集中讲解法律知识,还常在微信群里发安全提醒,引导家长当好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作为法治副校长,他根据学生需求“点单式”授课,用浅显语言和生动案例普法。针对有不良行为的学生,他联合教育部门上门家访、重点约谈,用“一对一”方式干预心理问题和不良倾向,把“小树苗”扶正,阻断违法犯罪路径,上好法治“补习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