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末年终,寒风凌冽,清晨6时的万源天蒙蒙亮,黑夜正欲隐去。四川万源出租车司机何伟早早地起了床,在路边搓了搓手,目光望着车流的方向等着和同伴交班,而他身上那件印有“万源义警”的荧光马甲,在灯光的照射下显得格外耀眼。
思想破冰 公安工作不能单打独斗
万源市位于四川东北部,辖区面积4065平方公里,全市户籍人口55万;辖区派出所16个。在加快社会治理现代化和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大背景下,如何积极回应群众对平安建设和社会基层治理工作的新期盼,成为万源市公安局新一届党委班子工作思考的出发点和着力点。然而,基层警力不足是一个普遍性问题,又如何有效破解?“公安工作不能单打独斗,必须依靠群防群治。” 在一次万源市公安局工作会议上,万源市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闵军舰提出了自己的观点。闵军舰认为,如果不跳出“公安看公安”,不将公安思考融入党政大局,仍然按照原有的思维模式,依靠现有警力单打独斗开展工作,既无法顺应时代需要,实现群众所期所盼,也无法实现万源公安高质量发展,思想认识必须“破冰”。
行动突围 组建“义”织平安网
思想上的“破冰”带来行动上的“突围”,如何将好的工作思路变成生动的工作实践。万源市公安局通过调研发现:蓝天救援队广泛活跃在各项抢险救援工作中;护林员广泛活跃在万源广袤的山林之中;保安员系安保公司聘用,并派驻到需要保安服务的各行各业。如何把“看得见,摸不着”的群众力量凝练成“看得见,摸得着”的防护力量,编织无处不在的治安防控网?
“警力有限、民力无穷”。今年5月份,按照“使用体现建制性、关系体现义务性、工作体现自愿性”三大原则,一支支由人民群众组成的万源“义警”分队陆续组建以来,目前已成立了5个分队。分别为,万源市“义警”第一分队(保安员)、第二分队(护林员)、第三分队(蓝天救援队员)、第四分队(铁路护路员)和第五分队(网络活跃人员)。万源市公安局从法律知识、矛盾调解、警务技能等多方面对“义警”进行培训,有效提高了队伍的专业技能和整体素质。6月17日,万源市“义警”分队正式成立,并举行了授旗仪式。
其实,“义警”既不是公安警务辅助人员,更不是着装授衔的人民警察;其发挥的是“哨兵哨点哨位”作用,向公安机关举报(提供)违法犯罪线索,报告重大安全隐患就是在尽一名公民应尽的义务。
万源市“义警”正式成立后,迅速迎来了多场“战斗”,在实战中接受了万源群众的检阅。5月15日,万源市发布《关于实行全域临时静态管理开展全员核酸检测的通告》。万源市“义警”第一分队(保安员)和第三分队(蓝天救援队员)积极响应,发动75名“义警”协助公安机关开展静态管理和全员核酸检测秩序维护工作。在秩序维护工作中,75名“义警”着装整齐、精神饱满、纪律严明,既积极引导市民有序参与核酸检测,又帮助年老体弱群众操作手机;既紧盯小区人员出入情况,又及时劝导个别市民遵守静态管理要求返回家中。75名“义警”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倾情守护,温暖着这座城市,高质量协助完成了全域临时静态管理和30.4万人的核酸检测秩序维护工作。
“穿上义警背心后,感觉责任感更强了。”作为一名出租车司机,何伟每天都在路面上跑,偶尔会遇到路人发生争执的时候,也会碰到人们需要帮助的情况。今夏一个夜晚,何伟驾车发现路边几个人因琐事吵得不可开交,言语中透露出危险的信号。何伟赶紧将车停好,表明“义警”身份,同时联系附近派出所,争吵的双方最终握手言和。“市民对我们的认同感和信任度也更高了。之前发生的一些邻里小矛盾都必须让民警来解决,现在居民也信任我们义警了,沟通处理起来更顺畅。”何伟告诉记者,自从化解了这个潜在风险后,他内心充满了自豪感,在他的影响和带动下,先后有几名群众加入了义警队伍中。
同样是“义警”,家住万源市长坝镇董家梁村的董正建也十分珍惜这份荣誉。今年6月26日,万源遭遇风暴雨天气。傍晚时分,董正建接到村民魏某某的电话,称她家中房屋房顶被大风掀开。接到电话后,董正建急忙和儿子一起赶往魏某某家中。在经过一段铁路天桥时,董正建发现有几棵树被大风刮倒在铁路线附近的护坡上,其中一棵最大的梧桐树距离铁路线只有不到十米的距离,随时有可能滚到铁路线上,对铁路运行造成极大安全隐患。事不宜迟,董正建立马向当地铁路护路员和铁路公安汇报了情况。同时,跟附近一家村民借了一根绳子临时固定住梧桐树,并等待救援人员。由于发现处置及时,成功排除了一起铁路安全隐患。事后,董正建父子的行为也受到了相关部门的表彰。
打造品牌 “万源义警”已日渐深入人心
万源“义警”微改革微创新举措,不断整合社会群防群治力量,筑牢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也引起了达州市委深改委的关注,将其纳入达州市2022年首批33个微改革微创新项目之中,并提出了具体的工作要求。
下一步,万源市公安局将结合万源“义警”各分队自身的工作性质,分门别类召开各分队工作推进会,着重围绕“案(事)件线索提供、重大安全隐患发现(报告)以及社情民意的收集掌握”方面,进一步教会“义警”在平时工作生活中如何有效开展工作,进一步充分发动“义警”自愿参与基层治理工作的积极性。如今在万源,像何伟、董正建一样每天活跃在各条大街小巷的“义警”已经有400余人。寻找走失的老人小孩、护航高考、调解纠纷、反诈宣传……都可以看到他们的身影。万源“义警”已成为平安万源建设不可或缺的一支力量,为助力“生态福地·和美万源”打造,营造了安全、稳定、有序、和谐的社会治安大环境。在万源,“万源义警”品牌已日渐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