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警察网讯 今年8月份,河南省卢氏县公安局范里派出所社区民警在走访企业过程中获悉,该镇某重点甲企业发生一起纠纷,当事人还拨打了政府热线电话。查明此事是由于该企业甲今年在扩建厂房期间,把整个工程转包给另一企业乙,乙企业负责人刘某自元月份招雇马某等三人务工。5月份完工后,刘某以资金周转困难未及时兑付马某等三人5万元尾款,并一直以种种理由拖延。8月份,三人来到甲企业讨要工钱,被告知要找刘某要。双方发生不快后,马某便拨打了政府热线电话反映情况。
期间,不知道工程转包情况的马某,认为甲企业让他们找刘某所在的乙公司要钱是“不想给钱”的托词,故而言语偏激;而甲企业则认为自己已反复说明情况,其三人已经影响到了企业生产,双方剑拔弩张。弄清事情原委后,该所所长张源迅速组织社区警务团队人员,多方调和,最终以甲公司先行垫付马某三人欠款,而后将该款项自仍在给其施工的乙公司工程款中扣除;马某三人不许对甲公司说三道四、影响施工,刘某与乙公司再行内部处置该款,相关当事人达成和解协议。这是该局加强社区警务团队建设,为群众办实事、让群众好办事,助推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的一个缩影。
今年以来,卢氏县公安局在广泛调研、深入思考基础上,精准施策、健全机制,做实做细做好社区警务工作,探索出了一条符合当地实际,因地制宜的社区警务团队建设新路径,助推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
破题开局,启动社区警务团队建设新课题。该局深化内部挖潜,推动警力下沉;治安基础管控中心制定工作方案,出台考评办法,开展岗前培训,提升民辅警工作能力;326名机关民辅警变“下社区”为“在社区”,和派出所216名民辅警共同“捆绑”担起全县271个村(社区)的社区警务工作职责和团队“团长”职责;三门峡市公安局选拔19名骨干民警“一对一”入驻19个派出所,指导督促落实相关机制。
高位启动,建立社区警务团队运行新模式。该局打造以治安基础管控中心为中枢,542名社区民辅警主导牵动,紧紧依靠司法、综治等政府职能部门,团结、发动各类群防群治力量共同参与的“1+N+S”社区警务团队;以行政村或网格为单位,以包村民辅警或村党支部书记、网格长为主导,组建以村组干部、治保组织、治安积极分子等力量为核心的“最小单元”社区警务团队,目前已建成乡镇社区警务工作团队38支和村(格)社区警务团队271支。
积极探索,完善长效化运行保障新机制。由各级党委、政府统筹,与县、乡两级平安办实现资源共享,各乡镇成立党委书记或乡镇长担任组长的社区警务工作领导小组,明晰职责定位,强化组织保障;各乡镇党委、政府出台奖惩办法和激励机制,各警务室制定考核办法,通过考核考评、奖励惩处体系,不断凝聚团队成员奋进合力、约束队伍行为习惯;组织岗位练兵、比武竞赛、教育培训活动,不断开阔社区警务团队人员眼界视野,提高工作本领。
创新实践,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取得新成效。基层派出所和警务室持续推动警务团队与社区网格有机嵌入、深度融合,形成特色鲜明、亮点突出的社区警务团队品牌。东明派出所的“金牌”调解员制度和“点单、接单、派单”矛盾纠纷调处法,朱阳关派出所的“边界警务联防”机制等创新做法成效初显。今年以来,该局团结、依靠、发动一切可以团结、依靠、发动的力量,通过“围炉夜话”“树下有约”“地头相见”等拉家常、询家情、交心声举措,多渠道起底排查、高质效圆满化解各类矛盾纠纷716起,化解10年以上邻里积怨矛盾纠纷15起,有效预防了“民转刑”“刑转命”案件发生。通过团队联防联控联治,该县今年“电诈”发案数和损失额同比分别下降59.38%和53.05%,辖区治安、刑事警情和可防性案件同比分别下降27.5%、19.1%和33.6%,群众获得感更加充实、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