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宇娟同志现任贵港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政工科科长、女工委主任。从警二十年来,她在平凡坚守中砥砺初心本色,在持续奋斗中践行使命担当,用实际行动展现出铿锵玫瑰的敬业风采,先后荣获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个人、全区“三八红旗手”、全区优秀人民警察、贵港市第四届敬业奉献道德模范等荣誉11项,获个人二等功等立功嘉奖12次,其家庭被评为全国“抗疫最美家庭”、全国五好家庭、自治区文明家庭。2022年3月,廖宇娟获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
精心打磨让党建品牌“亮”起来
“抓党建固本培元”——这是廖宇娟始终坚持的明确工作思路。她联合业务部门,创新打造“红心、同心、用心、公心、戒心”五心党建工作法,作为贯穿整个支队思想队伍建设、业务工作开展的顶层设计予以实施。同时,她狠抓基层党建,将“五心”党建工作法结合每月的检查评比、创建党建示范点等工作,实施党员星级化管理和党支部建设“对表工程”,创建一支部一品牌,培树出一大队党支部“荷城交警,忠诚为民”、二大队党支部“红心向党,守护平安”等一批基层党建品牌,支队直属党支部全部被评为星级以上党支部,交警支队党委连续三年被评定为市直五星级党委。直属五个党支部被列为全市党建示范点。2020年,交警支队获评为自治区创建模范机关示范点,党建工作获自治区领导批示肯定。
她不仅夯实本单位党建工作基础,在承担全市党建工作任务当中也毫不退缩。2018年,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在全区启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广西党组织成长的光荣之路”主题展播活动,其中贵港市主题展馆由市交警支队承建,具体工作落实到廖宇娟肩上。她拧紧发条,学习各种大型展馆的建设经验,仔细研究设计方案、编辑排版等,以精益求精的态度几易其稿,紧盯场馆施工节点,反复琢磨成品效果,四处奔波收集陈列物品,撰写解说词,培训解说员。最终,主题展馆提前一个月建成,还拓展建设了实物陈列厅、廉政教育长廊、教育影视厅、教育实践厅一廊三厅,集参观展示、学习培训、实践体验于一体。截至目前,先后有500批4万多人次到基地参加体验教育。2019年10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教育体验基地被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定为全区党员教育培训示范基地。
锁定目标让先进典型“立”起来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廖宇娟紧紧围绕中心工作,对标全国评比达标表彰项目,分析研判全区各级公安机关所获荣誉,制定了交警支队《关于深入开展创新争优活动的实施意见》,明确实践载体、争创工作重点,做到“争、创”活动有目标、有措施,有标准、有依据。针对集体、个人的特点,深入挖掘、选树、培养不同层次的先进典型,实施分类指导,增强针对性。带领政工科的同志挑灯夜战,匠心打磨先进事迹,说好警察故事,及时上报材料。积极向市工会、妇联、团市委汇报争取,拓宽评优渠道,逐渐形成一批叫得响、推得开、立得住的阶梯式先进典型,把支队先进典型队伍做大、做强、做精,形成“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的先进典型效应。近年来,在她的努力和推动下,交警支队荣获了全国文明单位等国家级集体荣誉10个,自治区级集体荣誉24个。国家级、自治区级个人荣誉32个(次),支队创先争优工作名列前茅。民警辅警学有目标、赶有方向,极大地激发了队伍干事创业的内生动力,树立了队伍良好形象。
无畏逆行让疫情防控“暖”起来
2020年初,新冠疫情爆发,廖宇娟深知党员在战斗中发挥的旗帜引领作用无可替代,她立即号召全体党员行动起来,踊跃投身防疫一线,在支队负责的15个疫情防控检测站点设立“党员先锋岗”,由党员率先垂范,把党旗插在防疫第一线。白天,她忙于奔赴15个疫情防控检测站和9个基层所队,开展战时思想政治工作和慰问工作。印制《公安民警疫情应对身心健康手册》1000余册,开展战时心理服务20次共60多人次,帮助抗疫一线值勤民警、辅警有效疏导心理压力。慰问基层一线人员190人次,为基层发放口罩5000只、防护服、护目镜314套、一次性手套3756双、防疫中药2500包,有效保障了民警、辅警的防疫需求。晚上,她与时间赛跑,持续不间断的开展内部疫情防控工作,精准核查支队700多人疫情期间人员数据,填写信息表,及时上报核查数据,确保不漏一人,不错一人,筑起疫情防控的铜墙铁壁。同时向上级推送、报送先进事迹典型16人次,不断弘扬支队民警、辅警众志成城,全面抗击疫情的决心和信心。廖宇娟的身影,抚慰了人心,温暖了春风,成为了同事心中的“知心大姐”,抗“疫”队伍中的“战时指导员”。
授人以渔让扶贫乐章“响”起来
2015年伊始,根据上级工作安排,贵港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列为贵港市港北区、港南区四个贫困村精准扶贫的后盾单位,廖宇娟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责任感,熟读文件精神,掌握配套政策,在有限的警力下,精挑细选,先后向支队党委推荐了10名“有担当、能冒尖”的正科职领导担任扶贫村工作队分队长和驻村第一书记,在此基础上增派25名辅警驻村协助开展扶贫工作,划分12个直属党支部帮扶到村落。创新模式激活造血功能,以“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理念,建立“党支部+企业(合作社)+贫困户”的产业扶贫模式,以特色产业带动脱贫增收。协调慰问物资50多万元,帮助争取扶贫项目23个。扶持挂点村永福村发展光伏发电、茶树菇等扶贫产业,2020年村集体实现收入53万余元,同比增长百分之三百。
2019年年关将至,大村第一书记陆小军打来求助电话,说贫困户农产品因产量小,苦于无销路,廖宇娟敏感的意识到这可能是四个贫困村都会面临的困难,她不等不靠,一边着手收集汇总帮扶村农产品的滞销情况,一边筹备助力贫困村农产品春节展销会,仅用了一天时间就成功举办农产品展销会,销售土鸡土鸭、蔬菜水果等共计30个品类,当天的销售额达到6万余元。特别是2020年初,受新冠疫情的影响,很多贫困户外出务工受阻,农产品外销中断,她通过“每月一倡议、每年一展销”的方式,连续三年组织开展助力贫困村农产品春节展销会4次,开展消费扶贫活动30余次,消费扶贫金额累计50万元,帮助贫困户迅速销售农产品,有效降低疫情对扶贫产业的影响。
支队党支部联建帮扶的四个贫困村已实现脱贫摘帽, 407户1667名贫困人口实现了全面脱贫。派出的第一书记有3人获评为全市最美第一书记,支队荣获“全区2018-2020年度驻村帮扶先进后盾单位”称号。
大爱无疆让警心士气“聚”起来
廖宇娟常常说“政工干部对工作要细心、对同志要热心,对群众要有爱心”。她平时总是像关心亲人一样关心同事,谁家有什么困难,她总是挺身而出,无论谁遇到病丧产假,她都会第一时间到场慰问,工作生活感情不顺之时,她都会及时开导。始终把民警辅警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民警满意作为第一标准。她热爱组织,热爱社会,关心他人,因为她深信,有了爱,就有了一切!
2018年9月,一位女警拿着判决书找到廖宇娟,泣不成声的拥着她说“姐,孩子的抚养权判下来了,谢谢你,三年半了,没有你这个后盾我撑不过来”。原来三年前,这位女警陷入家庭纠纷,廖宇娟主动为其维权,充当起调停员、维权者倾听者、幼儿保姆、经苦口婆心做双方思想工作无果后,廖宇娟鼓励她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为争取她女儿的抚养权多次奔走于法院、妇联、上级部门,努力协调。她用温暖的手、贴心的话以及长达三年的实际行动帮助这位同事告别彷徨的深渊。当她得知支队的劳务派遣人员所在的劳务派遣公司漏缴迟缴养老保险金时,她挺身而出,逐一核查人员信息、漏缴金额,亲自带队与公司反复交涉、据理力争,最终帮助劳务派遣人员追回养老保险金300万元。
她打造党委领导、支部支持、工会运作、全员参与的党工共建格局,在率先将支队近500名辅警纳入工会管理。为会员购买职工互助保障计划,购买重疾和意外保险。2020年6月,支队的两名辅警患上了重疾无力医治,她立即组织号召支队上下为他们捐款将近7万元,并积极争取保险公司理赔金额十万余元,缓解了他们的燃眉之急。3年来,她积极为支队40多名民警、辅警办理保险理赔,获理赔款100多万元,为20名困难会员争取了上级工会的困难补助,组织为身患重疾的困难职工捐款5次,募集捐款11余万元。组织开展线上线下志愿服务活动2103人次,其个人在10年间无私帮扶4名贫困生,共资助约5万余元学资物品。
铁骨柔肠亦红颜,英姿飒爽半边天。每当提到她的工作,廖宇娟总是充满了自豪,她说,自己热爱生活,也热爱这闪闪发亮的警徽。如果星光能在黑夜里照亮人们前行的道路,那么无数颗警徽也许能给大家带来更多希望和正能量。这就是她义无反顾的选择,这朵铿锵玫瑰在党和人民最需要她的时刻全情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