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来,湖南岳阳湘阴交警围绕预防交通事故“减量控大”工作,立足“政治建警、从严治警、创新强警”,倾心“转作风、严打击、强整治”,实现了“事故下降、秩序好转”工作目标,为护航县域经济高效发展提供优质安全的道路交通环境。
一、倾心治理,让出行更安全
探索建立了事故研判制度,由事后管理向事前治理转变,将工作重心向事故预防倾斜。
一是下好严打先手棋。我们始终高举严打整治拳头,对严重交通违法行为“零容忍”。做到四个突出:突出国省道为重点,农村公路并重;突出货车为重点,摩托车并重;突出违法载人为重点,酒驾醉驾并重;突出晚间为重点,其余时间并重。通过分析,国省道历来都是交通事故多发点,尤其是穿村过镇、秩序混乱路段为重点。对上述路段,一律采用现场执法,共现场查处交通违法行为1.7万起,与去年同期相比上升75%。针对涉货车、摩托车交通事故占比高的特点,突出对超载、无证、不戴头盔进行查处,共查处货车违法1232起,摩托车不戴头盔6775起。为遏制因违法载人和酒驾醉驾引发的交通事故,我们常态化开展工作,共查处违法载人490起、酒驾醉驾321起,分别较去年同期上升45%、26%。通过强化对夜间时段的管控,以餐饮娱乐场所、地摊夜市、城乡结合部周边道路为重点,采取错时勤务、随机抽查、精准拦截等方式,提高见警率和检查频率。同时,与重要节假日相结合开展清查,实现全覆盖、零空隙。
二是打好隐患清零仗。我们把“两客一危”等重点车辆及驾驶人列为重点,加强监管,盯牢车辆逾期未检验、驾驶人逾期未审验,从源头上杜绝“问题”车辆、驾驶人上路行驶。对全县事故多发路段,以及防护设施缺失、路面通行条件差的国省道平交路口,开展经常性隐患排查,并及时进行治理。省道s101乔口至新泉路段31处安全隐患,全部按五小工程要求实现隐患清零。
三是当好安全讲解员。今年来,大队以“七进”宣传为抓手,成立交通安全宣讲队,12名队员深入村组、社区、企业、学校、家庭开展了“知危险会避险”、“开学季,讲安全”、“和谐春运、安全出行”、“美丽乡村行”等交通安全宣传活动,讲授交通安全课120堂次。大队还结合近期交通事故制作典型案例15个,发布节假日安全提示3条,发放宣传资料3万余份,群众交通安全意识不断提升。县客运汽车公司宣传氛围浓厚,每周组织驾驶人观看警示教育片,定期编发短信提醒驾驶人文明驾驶,未发生一起涉客交通事故。
上半年,全县共发生亡人道路交通事故比去年同期下降32.4%,群众出行安全感不断增强。
二、倾心护航,让道路更畅通
坚持城区靠警力、农村靠民力,通过前移勤务,联勤联动,确保了全县道路畅通有序。
一是开展节点警务。我们把春节等重要节假日作为重要节点,重兵投入、全力保畅。探索出了“乡镇主导、交警为主、警种联动”节点警务工作模式,全县820名交通安全劝导员、交通协管员与200多名交警并肩战斗,实现了湘阴“无堵”,社会给予高度赞誉。国道G536线鹤龙湖境内路段是疏堵保畅的重点,五一、端阳等节假日期间,车辆剧增,保畅压力重重。交警几乎没有休息一天,从大队领导到协警员手牵手,心贴心,用人墙守护着道路的畅通。
二是推行网格勤务。城区推行网格勤务管理模式,以11个执勤岗亭为点,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延伸管理触角,实现管理常态化、规范化。一中队、铁骑中队高峰守点,平峰巡逻,夜晚警灯闪烁,遇到突发事件闻令而动,无不给市民信心与信任。
三是实施科技强警。全县主要交通要道建成信号灯路口47个、公路卡口70个、球机及枪机共1340个,已实现无缝对接、网络全覆盖。通过科技投入,实现管理无死角,各项数据信息端口直接接入大队指挥中心,在事故处理、交通疏导中发挥了巨大作用。通过实施扁平化管理,实现精准分析流量,调度有序,确保全县道路畅通有序。
三、倾心服务,让办事更舒心
围绕服务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优化营商环境,我们以“放管服”为抓手,不断优化服务举措、强化服务功能、扩大服务范围,增强服务能力。
一是推行柔性执法。为让外地车辆进得来、出得去。我们开辟绿色办事通道。在交警大队处罚、车管大厅设置企业办理事项绿色通道,享受优先办理相关业务。对园区企业车辆以下情形免于处罚:未携带驾驶证、未张贴保险标志不予处罚,10%以内超载采取卸载教育放行,龙头企业货运车辆闯禁免于处罚,为工业园区企业运送货物需拆卸面包车座位的车辆,不予处罚。同时开展优化营商环境警企合作道路创建工作,明确各中队不得随意进入园区检查车辆。
二是狠抓服务优化。在群众办事的申请材料、环节、流程、费用上做“减法”,全面清理办理交管业务的证明凭证,不合理收费一律取消。实现身份证明免复印,申请表格免填写,车辆人像照相免费,医院体检证明等相关的部门证明实现联网提交。在服务群众方式上做“加法”,车管所、处罚股、教育培训中心在工作量大幅提升情况下,通过推行延时服务、信函服务、上门服务等举措,不断提升服务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