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来,内蒙古自治区鄂托克前旗公安局坚持问题导向、强基导向,以平安鄂前旗建设为抓手,聚焦“二十大”安保维稳主线,以“三查一控”的基础数据为支撑,结合治安“人”“地”“事”“物”全要素进行分析,找准“打击点”“防范点”“整治点”反哺应用“双清双打”实战,加强基层组织、基础工作、基本能力建设,切实稳固平安鄂前旗基石,实现“两升两降”目标,即街面见警察、见警车、见警灯、见群防力量明显提升,全旗破案率、打击各类违法犯罪人员分别同比上升23%、13%;各类接处警同比下降15%,刑事案件警情、侵财类警情数同比分别下降53%、60%。今年来,全旗社会大局持续稳定。
一、紧盯“要托底的事”,“四位推进”防范化解风险隐患。一是防范为先。“二十大”安保维稳期间,常态化开展涉稳情报信息搜集研判工作,依托市、旗两级公安安保维稳指挥部,每日会商、调度,严防发生“脱管漏管”的事情。组建全旗社会稳定风险工作专班,建立“一人一档”逐人进行分析稳控,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社会风险。二是化解为主。将“三查一控”“双清双打”与日常治安工作融合,聚焦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点群体、重点人员,坚持“常态+专项”相结合,开展全覆盖、拉网式风险隐患和矛盾纠纷大排查、大起底、大化解,压紧压实风险防控主体责任。全面建成旗局“一站式”矛盾纠纷调处中心,健全落实旗、镇、村三级风险隐患和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例会制度,深入开展婚姻家庭、邻里乡舍等易发多发矛盾纠纷集中排查化解专项行动,注重发挥村(居)干部、网格长、基层政法干警等第一道防线作用,推动80%以上的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全部风险化解在旗内。三是排查为辅。旗局主要领导部署开展平安鄂前旗建设专项行动,推动全行业全领域安全隐患常态治理。严查特种行业场所,加大对废旧金属收购、旧货交易、二手手机及电动自行车销售市场、网点等易产生安全隐患场所动态检查力度,全面落实实名制登记、验视和情况报告制度。针对旅馆、饭店、商场、超市等人员密集场所,坚持开展常态化安全大排查大整治活动,全面摸清治安隐患,及时督促整改。四是打击为要。及时发现和消除治安隐患问题,最大限度打击各类违法活动,挤压违法犯罪空间。以2022年夏季治安打击整治为牵引,深化“守护平安”系列行动,今夏共查处涉赌行政案件10起,抓获违法嫌疑人41人,查处涉黄行政案件2起,抓获违法嫌疑人4人,查处涉毒行政案件1起,抓获违法嫌疑人1人,抓获外省网上在逃嫌疑人8人,其中7月22日至24日全国夏季治安打击整治集中统一行动期间,城川派出所历经48小时奋战,为陕西省定边县抓获逃窜至我旗的现行命案在逃嫌疑人1名,以上战果极大的震慑了违法犯罪行为,也彰显了鄂托克前旗公安局建设平安、守护平安的决心和担当。
二、紧盯“待放心的人”,“四管齐下”精准管控重点人群。一是建强机制。配套制定特殊人群服务管理、重点人员动态管控等工作机制,实行“属地党委政府+主管部门+涉事单位+村(社区)”责任捆绑,形成旗级部署安排、旗公安局协调推动、乡镇整合力量、村(社区)具体落实的工作体系。二是聚合力量。在各镇全部建立社会治理办公室和网格化服务中心(综治中心),强化统筹调度职能。配齐配强乡镇政法委员,建立工作交办督办、协调联动、联系群众、平安考核等十项制度,有效聚合基层政法单位、医疗机构、村(居)干部、网格长、单元长(联防长)、平安志愿者等基层治理力量,广泛开展人员走访、信息核实、数据维护、帮扶解困等工作。三是搭好平台。依托治安综合业务应用系统,实现治安、派出所信息共享,构建集“研判、指令、调度、协调、处置、反馈”于一体的重点人管控新机制,为基层所队提供重点人员追踪研判、网上异常行为推送、管控措施协调联动等服务,实现上下贯通、情报共享、闭环管理。今年来,已推送127条重点列管人员预警信息,全部及时处置,有效管控扬。通过梳理化解,对51名涉访人员的矛盾纠纷予以成功调处,有力提升了矛盾纠纷的化解率。四是严密管控。以管控涉政重点人为首要任务,以筛查发现生活失意、心理失衡、行为失态的“三失人员”为重中之重,加强联勤联动、摸底排查、数据校核、风险评估、动态管理,落实落细教育疏导、救助帮扶、依法处理等措施。全旗公安机关现列管各类重点人188人,其中4名“三失人员”均平稳在控。政法委、卫健、公安等部门联合开展新一轮肇事肇祸精神障碍患者风险评估,评定三级以上人员4人,全部落实管控措施。完善司法行政与公安机关信息协查互通机制,对8名人户分离、外出务工地相对固定的安置帮教对象,严格落实通报协查和“双列管”措施。
三、紧盯“需把稳的地方”,“四控融合”织密织牢天罗地网。一是做精专业防控。全面推进“情指勤舆”一体化实战化运行机制,健全“1.3.5”分钟快速响应机制,着眼“高调用警、显性布警、主动进攻、重装震慑”,以全旗4个警务网格为据点,常态布防7个巡防网、10个巡逻组、50余名警力屯警街面、动中备勤。组建“天骄突击队”,集优反恐、防爆、狙击、谈判等专业力量,编入重大警情和突发案事件调度处置力量。投入1000万元打造整建制“特警轻骑兵”队伍,围绕重点部位开展巡逻防控,做到“指令直达一线、处警从路面出发、支援在动中实施”,及时高效处置各类突发事件。二是做实联勤联控。严格执行公安武警联勤武装巡逻等“四项机制”,坚持“2处反恐防范重点部位常态巡控+1分钟防控圈专业力量定点值守+基层派出所治安巡逻+专群结合群防群治动态巡控”相结合,实现从“单点辐射区域防控”向“多点线巡全域防控”升级转变。创立人员密集场所“周末勤务”“假日勤务”“重要节点勤务”模式,深化校园“高峰勤务”“护学岗”等机制,试点推行特警、交警、派出所“三警融合”制度,全时段全区域确保社会面安全。三是做强群防群控。在繁华商圈、大型商业综合体等人员易聚集场所,全面推广“五户联动”“十户联防”模式,深入开展邻里守望、警保共巡、警企联防等活动。发展壮大“红袖标”等平安志愿者队伍,配备防爆钢叉等必要的安防装备,定期开展培训演练,全旗557名“红袖标”队员发现上报安全隐患23件,参与化解矛盾纠纷119起。四是做优视频巡控。依托“雪亮工程”“两队一室”推深做实旗局、派出所两级公安视频巡查平台,对辖区重点场所部位、重点时段实行全天候滚动视频巡查,做到“一屏汇聚、一键调取、实时监控、精准巡查”,确保一旦发现异常警情,能够快速发动路面警力,精准高效联动处置。今年来,通过两级视频巡查辅助破获案件11起,抓获嫌疑人员12人。
四、紧盯“常巩固的环节”,“四个强化”夯实稳固平安基石。一是强化责任担当。坚持“旗镇村三级书记一起抓”,旗、镇两级党委政府带头落实平安建设主体责任,及时研究解决重大问题事项。健全平安建设协调工作机制,分系统分层级修订平安创建工作标准,压实党委政府属地责任、行业部门主管责任、涉事单位主体责任。完善日常通报、评选表彰等方式,及时兑现奖惩,充分调动各地各有关部门参与平安建设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二是强化经费保障。鄂托克前旗公安局警务保障部门积极对接旗政府财政部门,将基层派出所办公、业务、办案等经费列入年度财政预算,建立派出所经费全额保障和动态调整机制,派出所民辅警人均公用经费达到2.8万元每人,落实派出所民辅警每人一套单警装备和每人一部执法记录仪器,购置了140台移动警务通配备给派出所,方便民辅警随时随地开展警务工作。三是强化人员力量。积极争取旗委、旗政府支持,按照“政府财政出资,公安管理使用”的原则,强化鄂托克前旗公安局警务辅助人员的招聘任用工作。2019年以来,鄂托克前旗共招录警务辅助人员5批,招录警务辅助人员116人,新招录的警务辅助人员优先分配至派出所使用,完善公安派出所警务辅助人员管理制度体系,同时争取政府支持,为警务辅助人员在原有工资的基础上,发放绩效考评工资,进一步激发警务辅助人员工作热情和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同时出台辅警人员管理新举措,在落实休假、体检的基础上,实行同工同酬机制,辅警工资在原有基础上每年增加20%,5年内实现辅警人员工资与事业单位编制人员工资持平,让辅警人员吃上了“定心丸”,目前鄂托克前旗公安派出所辅警人数达到129人,成为派出所警务工作不可或缺的一股力量。四是强化督查督办。旗局领导常态化督查各地特殊人群服务管理、社会治安联防联控、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和基层基础力量建设等情况,随机测试“1、3、5分钟”快速反应、校园安全、防暴处突、应急救援等工作能力。对发生重大案事件或社会治安突出问题的乡镇、街道、村社进行挂牌督办、重点管理,确保问题彻底整改不反弹、平安创建不打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