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造“四个铁一般”的公安队伍,加快推进公安队伍建设,是每名公安民警应深入思考、认真作答的问题和责任所在。现结合工作实践,就加强和改进公安队伍建设谈几点认识和体会。
一、宣汉公安加强队伍建设的实践
(一)坚持“从严治警”的总原则,着力“修身塑形”,“廉洁规范”的正规化特征更加鲜明。坚持发展、问题、需求三个导向,严格落实全面从严管党治警新要求,密织制度管警的“笼子”,着力整治队伍突出问题,规范队伍纪律作风和行为养成。聚焦关键节点、关键领域、关键少数,大力加强廉政建设,建立完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全面落实“两个责任”,积极预防、坚决惩治党风廉政建设领域突出问题。聚焦关键问题、关键需求、关键环节,大力加强作风建设,严格执行警纪就警规,规范内务养成;结合社会评价工作,针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执法和窗口服务领域突出问题,强力开展专项清理整治行动,破解群众不满意的问题。
(二)坚持“素质强警”的总任务,着力“砺刃提能”,“技精业专”的专业化特征更加鲜明。始终瞄准实战、实用、实效导向,体系化、常态化、层级化开展教育培训工作,着力打造“一专多能”、素质全面、能有效履行职责使命的高素质、专业化基层公安队伍。在落实“实战”导向上,积极推荐选送优秀人才到上级公安机关专业机构接受教官资格培训。在落实“实用”导向上,注重警种专业知识的系统性培训,有目的地开展专业知识升级培训,了解新政策、学习新业务、掌握新知识、应对新变化。在落实“实效”导向上,注重发挥岗位实践作用,培养具有多岗位实战经验的优秀年轻干部。
(三)坚持“从优待警”的总要求,着力“拴心留人”,“活力有为”的职业化特征更加鲜明。着眼基层公安队伍实际需求,加大保障和投入,扎实做好爱警暖警工作,最大限度解决民警后顾之忧,营造拴心留人环境,激励干事创业热情。着力改善基层硬件条件,保证食宿住问题;争取资金解决个别高海拔山区派出所长期吃水难的问题。针对民警保护身心健康的需求,开辟民(辅)警绿色救治通道,保证民(辅)警迅速就近救治;每年定期组织民(辅)警及退休人员开展体检;建设心理健康服务站,为民(辅)警开展心理咨询、心理健康维护等服务。严格执行公开、公平、公正的选人用人制度,带动基层公安队伍整体呈现蓬勃向上的良好氛围。
二、推进新时代“四化”基层公安队伍建设的建议
(一)做强“铸魂”工程。紧跟“服务”的旗帜,引领宗旨信念。强化宗旨意识,强化群众观念,贯彻群众路线,积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进一步强化公安职能作用发挥,提高公安机关社会治理能力和行政服务效率,使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紧跟“法治”的旗帜,引领职业信条。加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引导基层民警清醒认识公安机关作为实施全面依法治国、深化依法治国实践的主力军的作用定位,把法治理念融入公安职业信条,牢固树立依法执法、依法用权、依法办事的法治思维,把公平正义贯穿到执法办案始终,用规范执法的高水准职业表现落实依法治国实践总要求,主动当好一名社会主义法治思想的践行者、传播者、维护者。
(二)做强“塑形”工程。一是立足教育层面,打牢正规化的思想“底子”。建设正规化基层公安队伍要坚持先从队伍思想认识抓起,着力强化廉政教育、法纪教育、作风教育、养成教育,引导队伍深刻认识纪律和规矩之于公安机关、之于民警个人的重要意义,正确看待严管与厚爱、组织纪律与个人自由、职业规范与职业形象的辩证关系,树牢自律意识、规矩意识、服从意识,主动把个人行为置于纪律约束之下、职业规范之下、社会监督之下。二是立足制度层面,锻铸正规化的标准“模子”。着眼执法办案、行政服务等,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织密政策性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条例制度的总体框架,建立正规化建设的标准体系,确保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按规章制度办事,按标准流程作业,明白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以规范严谨的职业行为彰显良好的职业作风和形象。三是立足监督层面,高举正规化的究错“尺子”。严格落实全面从严管党治警新要求,全面实施督导巡察制度,严肃执纪问责,以“零容忍”态度铁腕执纪,严查队伍违法违纪以及在执法办案、行政服务等领域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
(三)做强“砺刃”工程。一是深学理论,拔高专业化的“理论海拔”。瞄准新时代对党员干部提出的新要求、明确的新任务,组织广大党员民警持续加强学习,切实用党的理论武装头脑、统一认识、解放思想、拓宽眼界、坚定信心,实现理论素养的大提升。要自觉用党的理论指导工作,实现基层公安实践能力的大跨越。二是精学技能,夯实专业化的“内功基础”。紧紧围绕公安职责使命,立足岗位职能,坚持“一专多能”,既要全面发展,又要学有所专,侧重学习钻研胜任岗位任务的新知识、新技能、新经验,变“一般”为“优秀”、“过得去”为“过得硬”、“还可以”为“肯定行”。三是常学知识,增强专业化的“人文底蕴”。要坚持不懈,长期养成,充分利用业余时间广泛学习涉猎职业技能和专业知识以外的文化知识,在文化学习中修习文化涵养,拓宽知识界面,激活思辨脑力,提升品味境界。
(四)做强“暖心”工程。一是强化身心健康保障,安心工作。从完善设施、工作减负、保障休假、医疗救治、救济帮扶、心理服务等方面扎实做好基层公安队伍身心健康保障工作,通过组织关怀最大限度减少基层公安队伍因工作压力和家庭负担引起的身心健康问题,确保基层公安队伍始终保持健康、积极的身心状态安心基层公安工作。二是强化职业权益保障,激情工作。坚持公平、公开、公正的选人用人原则和“讲担当、重担当”的鲜明用人导向,畅通职业上升通道,让每一名“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基层公安民警都有公平的机会充分享受到个人职业发展的权益;健全完善“奖勤罚懒”的民警绩效评价机制,杜绝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确保每个基层民警享受到应有的劳动保障待遇。三是强化精神需求保障,轻松工作。大力加强公安荣誉建设,切实落实公安荣誉制度,坚持用职业荣誉激励职业热情、增强职业自豪感,在基层公安队伍形成崇尚荣誉、珍惜荣誉、争创荣誉、传承荣誉的良好氛围;大力加强公安文化建设,增加基层公安文化硬件建设投入,依托工青妇等群团组织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基层警营文化体育活动,释放职业活力,让基层公安队伍劳逸结合、放松身心,轻松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