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丹昭,男,39岁,汉族,现任河南省洛阳市公安局涧西分局周山路派出所中泰花城社区警务室勤务辅警。自2012年参加工作以来,张丹昭始终扎根警务室,为辖区群众排忧解难,在这个工作岗位上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因为工作突出,张丹昭同志先后于2021年、2022年、2023年连续获评洛阳市公安局四级嘉奖,2023年1月12日获评三级嘉奖。
群众危难时,他奋身不顾,徒手翻越11层窗户
“周山路派出所,有群众报警称自己失手被关在门外,目前家中燃气未关闭,地址是……请尽快前往处置!”
接到指令后,当天值班的张丹昭跟随值班民警火速赶到现场,此时楼道里已经烟雾缭绕,并伴随着浓浓的焦糊味。见民警赶来,原本手足无措的报警人立即迎了上来,带着哭腔说:“我孩子,快救救我孩子,他还在屋里。”经过联系,最快的开锁公司赶到这里也要二十分钟,只见烟雾不断从门缝中向外飘出,被留在家中的两岁孩子隔着门哭泣不止,现场情况十分紧急,必须尽快想办法进入室内。就在这时,张丹昭突然想起来,自己经常在小区里走访,对这里的户型很是熟悉,同楼层的两户窗户呈“L”型排列,相隔仅有不到两米的距离。想到这里,张丹昭迅速敲开了邻居的房门,表明来意后来到邻居家的阳台查看,发现报警人家距离这里最近的客厅侧窗恰巧留有一道缝隙,于是张丹昭便借来了长杆将报警人家的窗户轻轻推开。“有戏,应该能翻过去,”张丹昭估算了两扇窗户的距离后,在心里暗暗盘算道。报警人家住11楼,当张丹昭站在窗台上不经意瞥见窗外向下延伸的楼层,再加上不时吹上来的风,一股眩晕感顿时油然而生。可房间内隐约传出的哭声在不断提醒着张丹昭,没时间害怕了。想到这里张丹昭深吸一口气,将其他想法抛在脑后,扶着窗框翻出窗外,稳稳地落在仅有30厘米宽的露台上。由于没有防护措施,原本一步就能跨越的距离在此刻却显得无比遥远。一步、两步…张丹昭与客厅窗户的距离在不断缩短,终于能够伸手拉住报警人家客厅侧窗的窗框后,张丹昭长出了一口气,随即从推开的窗户翻进屋内。进入房间后,张丹昭果断抱起在屋里大哭的孩子并打开了房门,第一时间将孩子送到了门外,然后和早已守候在门口的同事一同冲进厨房,冒着滚滚浓烟将天燃气阀门关闭,熄灭了油锅上火焰。确认安全后,张丹昭和同事还将其他房间的窗户打开通风,这才走出了房间。此时,在门口抱着孩子泣不成声的报警人紧紧地握住了张丹昭的手,不住的表示着感谢。
事后,报警人专程赶到派出所,当面向张丹昭送上一面印有“出警神速 奋不顾身 英勇救人 无私奉献”字样的锦旗表示感激之情,该事迹一经发出,先后被多家媒体进行了转发报道,受到了群众的一致称赞。
基础工作中,他认真细致,全力守护辖区平安稳定
有小安才有大安,有平安的社区才有平安的辖区。张丹昭紧紧围绕“人、地、物、事、房”五要素,不管白天黑夜,都风雨无阻扎根在社区,小到入户走访,大到隐患排查,辖区角角落落里留满了他的足迹。
周山路派出所中泰世纪花城警务室管辖面积约1平方公里,张丹昭所在的社区第三网格,管辖小高层住宅楼25栋,常住人口4000余名,沿街商铺30余家,辖区人员多、单位多、人员流动性大,这就要求警务日常采集信息要翔实有效。善于巧干的张丹昭从最基础的信息采集做起,充分发挥共治警务作用,主动联系物业,协同社区网格员定期共享辖区人员变动情况,及时将辖区流动人员录入居住证管理系统,对出租房屋人员建立档案,确保对辖区的实有人口数据掌握的更鲜活、准确。对于辖区单位、店铺,做到勤观察、早介入,一旦发现有店铺在转让或装修,必前往弄清楚店铺具体情况,同时也能告知新商户办理消防手续等,在店铺开业后及时做好信息采集录入。今年以来,为科学管理辖区各类行业场所,张丹昭结合社区实际情况,精准把脉施策。通过对辖区内行业场所开展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依据软硬件设施及日常检查结果对辖区行业场所综合评估划分等级,实行动态分级管理,常态化督促辖区行业场所做好日常经营管理工作,有效消除了辖区行业场所各类安全隐患,遏制了辖区违法犯罪行为滋生蔓延。
2023年10月16日,张丹昭和民警对辖区场所进行日常检查过程中发现,辖区某足浴店存在违法行为,张丹昭第一时间将情况向值班领导汇报,配合民警及时取证,将涉案人员传唤到派出所后依法进行处罚,并对该足浴店下达了停业整顿通知,并根据评定方案调整了该足浴店的管理等级,要求足浴店经营方加强学习和管理,确保在今后的经营管理各环节中严格依法依规进行。
群众有求时,他耐心周到,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
社区警务室的职责是什么?“在辖区群众眼中,我们既是服务员,也是调解员,更是群众的‘管家’,身份虽然有很多,但归根结底还是竭尽所能为民办实事。”这是张丹昭自己给出的答案。在他看来,警务室工作连着千家万户,是服务群众的前沿阵地,犹如一面镜子,照亮的是整个公安队伍的形象。
今年11月份,辖区的刘先生找到了正在警务室工作的张丹昭,说朋友通过快递给自己寄来的手机放在小区门岗上不见了,希望能帮助寻找。张丹昭查看监控录像发现包裹被一名快递员拿走了。原来,同住在这个小区的刘女士的退货包裹恰巧也放在门岗,前来取件的快递员没有仔细甄别,误将刘先生的手机当做刘女士的退件取走了。见状张丹昭赶紧通过退货信息联系上了刘女士,问出快递员的联系方式后,经与快递员联系,迅速对该退货件进行了拦截。最终包裹被完好无损的送回刘先生手中。拿回自己的手机后,刘先生不住地夸赞张丹昭工作认真负责。
对于辖区内的独居老人,张丹昭在走访时都会细心的留下自己的警民联系卡,有时接到老人的求助,张丹昭总能第一时间赶去帮把手。前一段,辖区一名独居老人陈大娘来警务室找到了张丹昭,说自己的身份证不慎丢失,自己又不知道如何补办,便想来警务室咨询一下。考虑到户籍室距离小区较远,陈大娘出行不便,张丹昭便主动载着陈大娘一起到了户籍室,全程陪着陈大娘办理完身份证补办手续。在返回的路上,害怕大娘忘记,张丹昭又仔细跟陈大娘交代了一遍取身份证的日期和注意事项。每逢提起这件事,陈大娘都对张丹昭满是夸赞。
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高发,各类诈骗手段层出不穷,为有效遏制辖区电信网络诈骗发案率,切实提高群众识骗、防骗能力,张丹昭不仅走遍了辖区的每一个角落,更是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积极开展反诈宣传。今年以来,张丹昭共计加入辖区各类微信群十余个,发布反诈案例提醒2000余条,发放反诈宣传页千余份,入户走访宣传约300户,开展各类反诈讲座20余次,见面预警电诈受害人15人,悬挂宣传横幅13条。多渠道的反诈预警宣传加强了辖区群众对电信诈骗的认知,在他的努力下,辖区今年以来成功劝阻了多起电信诈骗案件,为辖区群众挽回了近十万元的损失,赢得群众一致的好评。
矛盾化解中,他条分缕析,当事双方最终握手言和
群众的矛盾纠纷大多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然而矛盾激化也可能让小事变成大事,如果调解不力或处理不当,极易导致纠纷转变为案件。为此,张丹昭全方位摸排辖区治安要素、难点问题,主动化解各类矛盾纠纷,有力地维护了辖区的和谐稳定。
2023年11月供暖期前,辖区某小区群众在业主微信群中讨论小区是否会提前供暖问题时,群成员陈某和赵某因意见不合引发了争执,并逐渐升级到互相谩骂,发现此情况的张丹昭立刻在微信群中亮明身份,对二人进行劝阻,避免事态进一步加剧。考虑到双方同在一个小区居住,为化解双方的的矛盾纠纷,张丹昭主动将双方当事人约到社区警务室进行调解。“我知道骂人不对,我本来也是好心劝劝,谁成想他上来就骂人,你看看他说的话,搁谁不上火啊!”在警务室里,陈某在表示自己有错的同时,也对赵某不依不饶的在微信群中并谩骂而叫屈。赵某因上班无法前来,张丹昭便现场拨通了赵某的电话,在张丹昭从中耐心劝导下,双方你一言我一语很快把话说开。在这个过程中双方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最终互相道歉,同时保证以后在微信群中讨论问题发表意见时不夹带情绪,不再发生谩骂情况。至此一场矛盾纠纷就此化解,同时也获得了群众对社区警务室工作的认可。
张丹昭总是说:“社区工作事多事杂,要做好社区工作,就要充满热情,更要有耐心,这二者缺一不可。”在张丹昭的记忆里,从事社区警务工作这十一年以来,没有惊天动地的辉煌,只有默默无闻的奉献;没有可歌可泣的故事,只有一心为民的情怀。他兢兢业业,情系群众,履职尽责,忠于职守,流逝时间始终无法冲淡他心底对公安工作的热情,他用自己的辛勤耕耘守护了辖区平安稳定,用自己的一片赤诚丹心,让警徽熠熠发光。